2025年上半年刚过,国内摩托车市场就爆了个大冷门:燃油车不仅没死,反而卖疯了!
你没看错——在电动车席卷一切的2025年,燃油摩托车销量高达904.01万辆,同比增长16.47%。而另一边,电动摩托车却同比下滑3.57%。这局面,多少有点“倒反天罡”的意思。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半年销量冠军大长江集团卖出了121.34万辆燃油摩托,相当于每天卖出近七千辆!这数据一出,别说电摩厂商坐不住,连我都想骑上摩托,去街头感受这股“油味儿”的回潮。
作为一个常年跑山、通勤、摩旅三不误的老骑手,我必须说一句:燃油摩托的魅力,真不是电量能换来的。
为什么燃油车逆势增长?我骑过才知道
先别急着下结论。你说现在电池技术这么成熟,电摩安静、便宜、还免购置税,怎么反而卖不过油车了?
我试驾过不少电摩,也骑遍主流燃油车型,答案其实藏在“感受”里。
拿我上周刚试的某款热门电摩来说,加速确实猛,0到40公里只要3秒,但一过50公里,动力就开始“疲软”,续航表还像坐过山车一样往下掉。而反观一台普通的150cc燃油踏板,虽然起步没那么冲,但中后段加速线性、绵密,跑个200公里心里都有底。这不是数据能体现的“体感差距”。
再说声音。我知道有人嫌摩托吵,但你听惯了V型双缸的低吼,或是单缸机那种有节奏的“哒哒”声,就会明白:引擎声是情绪的开关。它能让你在出弯时热血沸腾,也能在夜骑时陪你沉默。电摩?安静得像自习室,骑久了,反而有点孤独。
还有改装文化。燃油车玩的是“调校”:换个排气、刷个ECU、改个轮胎,整车性格都能变。而电摩?大多数是“封闭系统”,改个灯都可能影响质保。自由,才是摩友的终极信仰。
销量前十出炉,谁在领跑?我来拆解背后逻辑
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发布的2025年1-6月数据,我们来看看这份“油车榜单”藏着什么玄机。
第10名:五羊-本田(27.28万辆)
广本合资背景,品控稳,油耗低。我骑过它的CB190系列,发动机平顺得像德系轿车,特别适合城市代步。但缺点也明显——太“家用”了,少了点激情。适合新手,不适合“玩车党”。
第9名:江门珠峰(28.71万辆)
珠峰这牌子,主打性价比,价格多在8000-1.2万之间。我在云南山路试过它的ZP150,减震偏硬,但爬坡有力。适合三四线城市用户,拉货载人都扛造。不过做工细节一般,塑料件接缝明显。
第8名:洛阳北方(31.74万辆)
背靠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军工底子。大阳摩托是它家主力,我在北方冬季试驾过一款大阳ADV,零下15度冷启动一次成功,低温性能稳得一批。而且车架刚性足,跑烂路不发飘。北方用户闭眼入。
第7名:广州豪进(33.16万辆)
豪进的猎变系列最近火出圈,尤其是猎变150复古款。我骑过,LED圆灯+磨砂漆水,颜值确实高。但试驾时发现,座高795mm对小个子不太友好,而且油箱偏小,续航刚够180公里。适合城市短途,摩旅得加小油壶。
第6名:重庆银翔(35.31万辆)
山城厂商,擅长小排量通勤车。我试过它的力帆KPV150,虽然是入门级ADV,但减震行程够长,非铺装路面表现不错。最大亮点是价格——不到1.8万,带ABS。对预算有限又想玩越野的新手,是个好选择。
第5名:新大洲本田(45.01万辆)
又是本田!新大洲本田的NSC125/150系列,堪称“国民踏板”。我在上海骑过NSC150,发动机震动极小,百公里油耗才2.1升。最重要的是——保值率高,三年还能卖七成新价。难怪销量稳居前五。
第4名:广东大冶(50.2万辆)
豪江品牌,主打运动踏板。我试驾过豪江Voom 150,坐姿战斗,操控灵活。但问题来了:风阻设计一般,高速骑久了腰背累。适合年轻人短途飙街,长途摩旅不推荐。
前三甲:大长江、隆鑫、宗申,谁才是真正的“王者”?
第3名:宗申(56.48万辆)
宗申的赛科龙系列这几年发力中大排量,RC401、RX401我都试过。底盘调校偏欧系,弯道支撑强,配上KYB减震,山路劈弯很爽。但市区骑有点“硬朗过头”,舒适性打折扣。
第2名:隆鑫(88.16万辆)
隆鑫和宗申虽已合并,但品牌独立。我骑过隆鑫无极300RR,这车操控精准得像赛车,油门响应快,指哪打哪。而且价格杀得狠,3万内买台300cc双缸,性价比炸裂。唯一遗憾是座垫偏硬,骑半小时屁股就麻。
第1名:大长江(121.34万辆)——半年破百万,独孤求败!
豪爵,豪爵,还是豪爵。
我在川藏线骑过豪爵UHR150,全程2000公里,没出任何毛病。做工扎实,漆水细腻,连后视镜调节阻尼都恰到好处。更重要的是,它家网点多,偏远地区也能修车。豪爵赢的不是性能,是“靠谱”二字。
燃油 vs 电摩:未来谁主沉浮?
说到这里,我必须抛个问题:燃油摩托的春天,还能持续多久?
从目前看,燃油车赢在“驾驶质感”和“使用便利性”。但电摩也有优势: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政策友好。尤其在一线城市限摩背景下,电摩更容易上牌。
我采访过几位摩友,有人说:“我买油车,是因为它让我感觉自己还活着。”也有人说:“我选电摩,是因为接送孩子不怕尾气。”
所以,这不是技术的胜负,而是生活方式的选择。
横向对比:如果预算2万,该怎么选?
车型 类型 优势 劣势 适合人群
豪爵UHR150 燃油踏板 品控稳、省油、保值 动力一般 通勤族、新手
无极LX150 燃油ADV 通过性好、坐姿高 城市灵活性差 摩旅爱好者
小牛NXT Ultra 电动踏板 智能互联、加速快 续航虚标、充电依赖 城市短途用户
台铃豹子超能版 电动 续航实、价格低 塑料感强、无ABS 预算有限用户
我的建议是:日常代步、追求省心——选豪爵;想玩点野的——上无极;纯城市通勤、有充电桩——电摩也香。
最后说点掏心窝的话
摩托车从来不只是交通工具。它是一扇门,推开后是风、是自由、是逃离日常的出口。
燃油车的回潮,不是技术的倒退,而是人们对“驾驶乐趣”的重新觉醒。当生活越来越数字化,我们反而更需要那种——手握油门、引擎轰鸣、风吹过脸的真实感。
所以,别急着唱衰燃油摩托。它可能终将被取代,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它依然是无数人心中的“信仰之车”。
互动时间:
你是燃油党还是电摩派?为什么?
如果让你选一台2025年最想骑的摩托车,你会选谁?
你骑摩托,是为了通勤,还是为了自由?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故事。我会一一回复,也可能抽几位老铁,送你我收藏的骑行地图手账本!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