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牵手华为 汽车智能化迎来国家队

#教师节出游记录#

红旗牵手华为 汽车智能化迎来国家队

2025年8月。中国汽车工业迎来历史性时刻。

一汽红旗与华为正式达成深度合作。

全部旗舰9系车型——H9、E-HS9、HQ9及HQ9 PHEV。

将全面采用华为全栈智能解决方案。

乾崑智驾、鸿蒙座舱、乾崑车控、乾崑车云。

一个都不少。

华为车BU历时六年。终完成最初战略构想。

八大国有车企。全部入列华为朋友圈。

长安、东风、北汽、广汽、上汽、江淮、奇瑞。

及最后一员:一汽红旗。

德系BBA也在拥抱华为。宝马奔驰接入鸿蒙生态。

奥迪Q6L e-tron直接搭载乾崑智驾。

日系日产丰田通过合资企业合作。

华为智能汽车生态。已然成型。

但一路并非坦途。

2019年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

最初设想很好。

但现实很骨感。

车企警惕。自研潮流盛行。

上汽抛出“灵魂论”。

广汽董事会曾全票否决合作。

华为车BU初期客户寥寥。

技术不成熟。没有量产经验。

首款合作车型极狐HI交付延迟。

转机来自问界。

2023年问界M7改款上市爆火。

红旗牵手华为 汽车智能化迎来国家队-有驾

智能化成为核心卖点。

市场看清了。

消费者用钱投票。

智驾购买决策权重不断提升。

车企自研智能化投入巨大却效果不佳。

大众软件公司Cariad进展不顺甚至裁员。

传统车企决心开始松动。

要“灵魂”还是要销量?

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红旗的迫切。肉眼可见。

作为国产豪华汽车品牌代表。

红旗9系车型虽有“国车”光环。

但智能体验已落后于新势力。

自研九章智能平台推进缓慢。

华为全栈方案已通过问界、奥迪等车型验证。

成熟度无需赘述。

直接合作可节省至少两年研发周期。

快速填补智能短板。

合作模式颇具巧思。

华为提供智能上层架构。

红旗掌控底盘、车身、电池安全等核心领域。

保留机械素质优势。

快速提升智能化体验。

类似“老房智能改造”。

红旗新车将实现城区、高速、泊车全场景智驾覆盖。

鸿蒙座舱应用无缝流转。

语音响应速度控制在300毫秒以内。

通过车云服务实现整车远程OTA。

这是双向赋能。

红旗补齐智能短板巩固豪华定位。

红旗牵手华为 汽车智能化迎来国家队-有驾

华为获得“豪车认证”标签。

红旗看中华为5G全球布局。

华为看中红旗政务用车市场入口。

意义远超商业本身。

但挑战同样存在。

鸿蒙智行“五界”品牌名称与LOGO设计高度相似。

普通消费者不易区分。

同质化竞争问题显现。

消费者试驾不同品牌华为技术车型后。

感觉智能化体验相似只是外壳不同。

语音交互逻辑、UI设计、智驾决策风格大同小异。

如何在同一技术底座上构建独特价值?

成为所有合作车企的必答题。

一些车企已在探索。

岚图通过1200项系统级联调做家庭场景专属优化。

比亚迪采用华为智驾模块但保留自研感知算法和车控系统。

形成“华为算力+比亚迪场景理解”组合。

广汽传祺与华为共建“车云一体化平台”。

通过用户行为分析优化服务。

深度整合。而非简单堆砌。

华为也在寻求变化。

计划推出全新合作模式。

区别于现有HI模式和鸿蒙智行。

构建车企主导、华为深度嵌入的协同架构。

涵盖智能开发、生态连接与市场规划。

未来已来。

红旗牵手华为 汽车智能化迎来国家队-有驾

鸿蒙智行累计交付突破90万台。

尊界S800上市87天大定突破1.2万台。

问界品牌累计交付突破75万台。

智界R7/S7已累计交付11万台。

华为官宣乾崑智驾系统搭载量已突破100万辆。

华为汽车业务正进入快速发展与品牌塑造的关键期。

红旗与华为的携手。

标志着中国汽车智能化转型进入深水区。

国家队全面拥抱科技公司。

这场持续六年的长跑。

华为终于等到了最初的梦想。

但梦想之后。

是更残酷的竞争与更艰难的创新。

站在巨人肩膀上跳舞。勿躺在技术温床上沉睡。

这才是合作的真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