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上市一周后统一Max配置,33.98万增配不加价
刚进八月,理想汽车就搞了个大动作。i8上市才过了一周吧,朋友圈里还在热议哪个版本划算、哪个配置该选。结果5号那天早上醒来,我被车友群刷屏:理想直接把i8的版本全并成了Max,一口气定在33.98万,还把那套97.8度5C超充电池、AD Max高级辅助驾驶、智能冷暖冰箱和铂金音响都塞进标配里头。
有人说这波操作有点像回到当年ONE的路子——单一配置,不玩花活。老李(我们小区开着台老款ONE的大哥)第一时间发语音:“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不用纠结选啥,全家都省心。”其实前几天他还吐槽过,说Ultra和Pro之间差那么点钱,但怕漏掉关键功能,每次下单都得反复对比表格,“买个车跟填志愿似的”。
不过最让我意外的是,这事儿居然这么快拍板落地。我问我认识的一位4S店销售,他直摇头:“传统厂商基本不可能啊,新车上市一周内改方案?供应链、生产线、人力全要重排……一般得拖好几个月才能动弹。”但理想这边就是敢硬着头皮改,说到底还是互联网基因深,内部能打仗。
顺便插一句,这次后舱娱乐屏没强塞进去,而是变成1万元选装。有朋友吐槽说自己根本用不上那个屏幕,上次坐他L9后排,小孩看动画片看半小时就腻了,还不如多留点空间给储物格。所以这一刀砍下来,对不少家庭来说倒挺实用。“你爱要不要,不强求”,师傅修车时常念叨这句话,用在这里也合适。
聊到冷门细节,有人关心这个新标配冰箱是不是还是原来的压缩机制冷?听售后师傅讲,今年的新批次做了静音升级——晚上熄火放地下停车场,再也不会嗡嗡作响扰邻。还有那个铂金音响系统,其实去年年底工厂调试的时候换过一次主喇叭品牌,据说低频表现更厚实。不过我个人觉得吧,要真追求极致听感,还得自费去第三方升级线材,那效果才叫一个“顶”。
再扯远一点,我同事小孙之前提了一辆纯电SUV(别家的),一直抱怨冬天续航腰斩。这回看到i8带5C超充+三元锂组合,又开始琢磨换车。他特意问群里有没有人试过新款高寒环境下真实续航表现。有位东北铁岭的大哥现身说法:“零下二十度跑高速,只掉三分之一,比我上一台纯电强太多!”也有老司机提醒,“北方极端天气再牛,也别指望百分百官方数据,全靠慢慢摸索。”
价格方面,现在统一33.98万之后,好几个朋友私信问还能不能砍价。我找熟悉的销售套话,人家只丢下一句“现在订的人太多,你懂滴”。看来短期内优惠空间真有限。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波调整出来以后,有传言部分早期预订Ultra版用户还能补差价升级Max,不过具体政策各地执行不同,有兴趣可以自己打电话去店里确认一下。
至于养护嘛,我倒是偷懒惯了,每半年例行保养交给4S店处理。但最近维修技师悄悄告诉我,如果经常用超级快充模式,高倍率放电确实会让动力电池衰减速度略微提升一点,不过影响没网上传那么夸张,大多数普通家庭一年两年体感不到啥变化。“正常开正常保养,比啥都靠谱。”这是他们常挂嘴边的话。
最后插播个小八卦:据一个搞市场调研的小伙伴透露,目前30-40万级纯电SUV市场月销能破4000台的不多见,更别提7000台这种纪录级数字。他分析如果按现在这个产品定义走下去,i8冲击销量榜首很有戏。当然啦,新车型初期产能爬坡也是现实问题,要等实际交付量上来才能见分晓。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上个月楼下邻居刚把他的老ONE卖二手,说准备等等观望,看新i8到底值不值出手。他媳妇嫌弃原来那个座椅通风声音大,总担心夏天堵路热晕过去。不知道新版有没有优化,下回试驾时帮她体验一下,到时候回来继续唠……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