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把赛场感觉带回大街吗?KTM给出了答案:990 RC R正式上市,带着摩托GP的气场来了。 这是一台以“亲兄弟”990 DUKE发动机为基础打造的超级跑车。
别期待平常的四缸咆哮,它用的是接近一升级别的并列双缸LC8c,官方调校后峰值输出定格在130PS(9500rpm),最大扭矩约103Nm(6750rpm)。 数据听起来很稳。
真刀真枪的赛道反应,也被工程师搬到了公路版身上。 KTM过去在RC家族里只玩过125和390级别。
要说转身有多快,这次堪称“破圈”。在2024年米兰车展上亮相后,外观几乎保留原样。 这次上市不是概念车的纸上谈兵,而是能上路的真车。
厂方把设计语言彻底向GP靠拢:大面积整流罩、低矮的腹板、极简的后视镜和转向灯,连安全件都尽量压缩体积。 最醒目的,是那对巨大的前侧翼板。
别以为它是为了炫酷。 KTM解释过:主要目标是提高高速稳定性——你在高速进弯和快速换线时会更放心。
操控部分很硬核。 车架以钢为主,但辅以铝压铸副车架,车尾还把外装件当做结构件使用,充分追求刚性与轻量的平衡。
悬架上,采用了WP APEX的开放式前叉和线性气体后减震,支持全调节。 刹车和电子控制也不含糊。
仪表是一块8.8英寸的宽屏TFT,按键带触觉反馈,操控逻辑和摩托GP的思路更近一步。 骑行模式有五种,6轴IMU与ECU联动提供弯道牵引控制、巡航、胎压监测、自适应刹车灯等实用且高阶的配置。
简言之:这不仅是一台看着像赛车的街车,更是在软件层面把赛道经验搬到日常使用中。 有趣的是,KTM并没有把这台车做成极端的“折磨你坐姿”的赛车。
座高为845毫米,脚踏可调,能在街道舒适与赛道攻弯之间切换。 车上还配了导航显示和加热手把,适合长途巡航。
这种“随时去玩赛道,又能周末远行”的定位,瞄准的是那类既想体验GP刺激,又不愿放弃生活舒适的车手。 换句话说,它不是为单一圈速而生,而是给想要全能体验的人准备的。
厂方并未止步于公路版。 宣布将在2026年推出专为赛道准备的990 RC R TRACK,这个型号会更偏向纯竞技用途,期待它在正式赛事中把“街车改赛道”的概念进一步验证。
说点市场层面的事。 KTM这回是把传统对手往“内心”刺激了一下。
长期以来,日系四缸和意大利的超级跑车占据主流视角。 KTM用并列双缸+赛道调校,给消费者提供了另一种声浪与扭矩曲线的选择。
双缸的中低速扭矩通常更实用,在城市穿梭和出弯加速时更友好;配上轻量化和硬核电子套件,整车表现很可能在真实骑行感受上占到不少分。 要不要冲?见仁见智。
但可以确定的是,这类“赛道基因+日常适配”的车型,正好撞上了当下骑士既想高性能又讲体验的消费趋势。 把场景放具体一点。
想象一个周日下午,车队从城市驶向近郊山路。 你调到赛道模式,油门响应利落,转入连绵弯道时翼板带来的稳定感明显;到达服务区,换成巡航模式,热裤手把和导航让旅途不那么“拼命”。这台车试图把两种体验揉在一起。
现实就是这么好骗人的:感觉到了,就会爱上。 也有争议。
有人担心并列双缸在高转区的延展性不及四缸,顶速和燃烧效率方面或许有差别。 还有人认为把赛道技术下放到街车身上会增加保养成本和维修复杂度。
讨论点就在这里:你更看重日常可玩度,还是硬核极限圈速?网络上已经开始热议,热度没减。 这对KTM来说,是好事。
争论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 来点轻松的:这车外观橙黑配色,带着KTM一贯的骚气。
看的人会心一笑,骑的人会心一爽。 厂方在海外市场定了10月中旬发布的日程,国内上市时间与价格还没放出来——这就更刺激了。
等数据、等价格、等首批到店。 等得人多了,关注也多了。
总结一句话:990 RC R不是简单的换壳大马力机器,而是一次把MotoGP经验和街道需求结合的尝试。 它有足够的硬件,也有接地气的配置。
是否能在更广的市场里引发“公路跑车”的新热潮?关键看KTM下一步的价格与推广策略。 你的观点呢?你会为一台更偏中低扭矩实用、但赛道基因强烈的并列双缸街跑掏钱吗?冲鸭还是观望?欢迎留言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