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总裁放狠话:燃油车末日是谎言?3年内无油车必死

最近,车圈里有个事儿闹得沸沸扬扬,让不少准备买车或者正在开车的朋友们都有点蒙圈。

事情是这样的,吉利汽车的老总,一位叫淦家阅的行业大佬,在公开场合直接说了一句特别“狠”的话,他说未来三年,那些只造纯电动车、手里没有燃油车业务的车企,恐怕都得面临倒闭的风险。

这话一出来,可就热闹了。

大伙儿都在想,现在不是都说新能源是未来,燃油车要被淘汰了吗?

吉利总裁放狠话:燃油车末日是谎言?3年内无油车必死-有驾

怎么这个浓眉大眼的吉利,自己也在大力发展极氪这样的电动品牌,反过头来却说没油车不行呢?

这燃油车的末日,难道真的是一场骗局?

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门道,今天咱们就把它掰开揉碎了,用大白话好好聊一聊。

首先,咱们得搞明白,这位老总说这话,不是头脑一热,也不是单纯地要给燃油车加油打气。

他其实是在说一个非常现实的商业问题,那就是“钱”从哪儿来的问题。

造车,尤其是造新能源车,是一件极其烧钱的事情。

你想想,要研发全新的电动车平台,要建电池工厂,还要在全国各地铺设充电桩或者换电站,这些投入都是以百亿、千亿来计算的。

对于一个车企来说,这笔巨额的开销,如果只靠卖还没形成规模效应的纯电动车,那资金压力是巨大的。

很多新势力造车为什么一直亏损,就是因为前期投入太大,而销量和利润还没跟上。

那么,这笔钱从哪里来“输血”呢?

对于像吉利、比亚迪、长安这些传统大厂来说,他们手里最稳当、最能赚钱的业务,恰恰就是大家熟悉的燃油车和现在越来越火的混合动力车。

吉利总裁放狠话:燃油车末日是谎言?3年内无油车必死-有驾

这些车型的技术非常成熟,生产成本控制得很好,市场需求量也依然庞大,能持续不断地为企业创造利润和现金流。

有了这笔“家底”,他们才能有底气、有实力去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纯电动车的研发和市场推广中去。

所以,淦家阅的潜台词其实是,在从燃油时代彻底过渡到纯电时代的这个漫长过程中,谁能玩转“油、电、混”三条腿走路的策略,谁才能活得更久、走得更稳。

那些把宝全押在纯电动上,把燃油车这条能下金蛋的“母鸡”给扔了的车企,一旦市场有风吹草动或者融资跟不上,就可能立马陷入困境。

这番话,其实是说给整个行业听的,展现的是中国汽车工业在转型期的一种务实和智慧,我们不搞一刀切,我们懂得如何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理解了这层商业逻辑,我们再回到每个人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上:现在买车,到底是选油,还是选电?

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选择,两边都有各自的道理,也都有各自的难处。

先说说电动车,它的优点是真香。

尤其是在城市里开,那体验感简直是降维打击。

首先是安静,启动和行驶时几乎没有声音,不像油车那样总有发动机的轰鸣声,整个车厢里特别清静,开一天车下来人都没那么累。

其次是提速快,因为电机响应直接,踩下电门,动力瞬间就到,红绿灯起步时那种强烈的推背感,能让你轻松甩开旁边的车,这种感觉开过就忘不了。

吉利总裁放狠话:燃油车末日是谎言?3年内无油车必死-有驾

最关键的是用车成本,实在是太省了。

现在油价动不动就上八九块,开油车一公里少说也得五六毛钱,而电动车在家充电,一度电几毛钱,算下来一公里也就一毛多,差距非常明显。

一年跑个一两万公里,省下来的油钱都够买好几件大家电了。

保养也简单,不用换机油、火花塞这些,能省下一大笔钱和不少心思。

从大环境看,开电车没有尾气排放,对改善我们城市的空气质量也是实实在在的贡献。

但是,电动车的缺点也同样突出,那就是续航和充电的焦虑。

虽然现在很多电动车标称的续航都有五六百公里,但这个数字是要打折扣的。

夏天开空调、冬天开暖气,续航里程能掉个百分之二三十。

本来能跑500公里的,实际可能也就跑个三百多公里就得开始找充电桩了。

这就导致开电车出远门,变成了一件需要精心规划的事情。

你得提前在手机地图上查好沿途哪里有充电站,还得算好距离,生怕开到半路趴窝。

吉利总裁放狠话:燃油车末日是谎言?3年内无油车必死-有驾

尤其是在节假日高速公路上,服务区充电桩前排起长队的景象,相信很多人都见过。

人家油车五分钟加满油就走了,你可能得排队半小时,再充电一小时,整个行程的体验感大打折扣。

这种不确定性,是很多人对电动车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

再来看看燃油车,它就像一个我们认识多年的老朋友,虽然有些小毛病,但关键时刻特别靠谱。

它的最大优势就是没有里程焦虑。

一箱油轻松跑个七八百公里,加油站遍布全国,无论你想去多远的地方,基本上都能实现“说走就装”的自由。

在高速上行驶,燃油车那种沉稳扎实的底盘和后段源源不断的动力,会给人很强的信心。

而且经过上百年的发展,燃油车的技术已经炉火纯青,非常可靠,维修保养也方便,随便一个修理厂都能搞定。

对于那些经常需要跑长途、业务繁忙或者热爱自驾游的人来说,燃油车的这种便利性和可靠性是目前电动车还无法完全取代的。

当然,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用车成本高,油价一涨心就疼,而且在城市拥堵路段走走停停,驾驶体验远不如电动车来得平顺舒适。

那么,未来到底会怎样?

吉利总裁放狠话:燃油车末日是谎言?3年内无油车必死-有驾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国家是石油进口大国,能源安全始终是一个重要课题。

发展电动车,用我们自己发的电来替代进口的石油,能把能源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同时,在燃油车时代,我们的汽车工业一直是追赶者,但在新能源这个新赛道上,凭借着在电池、电机、电控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中国汽车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像比亚迪等品牌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这是一次巨大的产业机遇。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国家政策在不断鼓励新能源,而电动车的各种短板也在被飞速地解决。

中国的充电桩数量已经是世界第一,而且还在快速增加。

800V高压快充技术正在普及,以后充电可能真的就像喝杯咖啡的时间那么快。

电池技术也在不断突破,能量密度更高、更安全的固态电池也离我们越来越近。

因此,吉利老总的话,并不是要否定电动车的未来,而是在提醒大家,这场汽车革命不会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平衡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的企业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

而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选择哪种车,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实际需求上。

如果你大部分时间在城市通勤,有方便的充电条件,那么电动车无疑是更经济、更舒适的选择。

如果你需要经常出远门,或者对续航有着不可妥协的要求,那么一辆高效的混动车或者传统的燃油车,在现阶段可能依然是更省心的伙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