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级六缸轿跑绝唱?宝马M240i真实体验:乐趣拉满但短板明显

在新能源性能车扎堆的当下,宝马 M240i 堪称 “燃油党最后的狂欢”——3.0T 直列六缸发动机、后驱(可选四驱)布局、双门轿跑造型,41.99 万起售的价格让它成了许多人的 “Dream Car”。

40万级六缸轿跑绝唱?宝马M240i真实体验:乐趣拉满但短板明显-有驾
宝马M240i真实体验

但这款车真的适合日常开吗?结合多位车主实测和长期体验,今天不吹不黑说透它的优缺点。

核心亮点:这 3 点让性能控无法拒绝

1. B58 直六引擎:动力随叫随到还省油

M240i 的灵魂是那台 3.0T 直列六缸发动机,最大功率 333 马力,峰值扭矩 500N・m,搭配 8AT 变速箱,四驱版 0-100km/h 加速仅需 4.8 秒。不同模式下性格截然不同:经济模式油门偏沉,市区通勤油耗能压到 7L/100km,加满油能跑 680 公里;舒适模式应对日常完全够用,动力输出平顺丝滑;运动模式下升降挡积极,收油时的回火放炮声更是加分项。有车主直言:“比四缸车多了两份从容,高速超车一脚油就完成,根本不用预判”。

2. 操控精准:新手也能开出驾驶乐趣

作为宝马,操控功底从不让人失望。M 运动悬架调校扎实,过弯时车身侧倾很小,配合几乎没有虚位的转向,变道超车格外犀利。即使是新手也能快速适应,有从高尔夫换过来的车主说:“车长不长,市区掉头、停车场揉库都游刃有余,高速过弯稳得让人安心”。选装 M 运动差速器后,湿滑路面也能保持稳定牵引力,冬天开车不用慌。

3. 空间意外实用:不是纯粹的 “玩具车”

别被双门造型骗了,M240i 的空间比想象中实用。身高 176cm 的驾驶者坐前排,头部有一拳余量;后排坐 162cm 的乘客毫无压力,135cm 的孩子甚至能正常放脚,比 BRZ、野马的后排更能用。后备箱容积 390 升,能放下 3 个行李箱,周末短途出游装露营装备完全够用。对三口之家来说,它既能满足代步,又能兼顾玩乐属性。

明显短板:这些问题必须提前接受

1. 工艺细节拉胯,小异响让人糟心

多位车主吐槽墨西哥产的工艺问题:有车开了 500 公里就出现底部咯咯异响,更换转向拉杆后仍有残留;驾驶位左侧出风口区域还会有零碎异响,虽不影响使用但很掉价。内饰也偏 “朴素”,中控台多为硬塑料,和同价位豪华车比质感差了点意思。

2. 选装坑多,标配配置不够用

入门版配置比较 “寒酸”,实用的 M 自适应悬架(代码 2VF)、高性能轮胎(代码 1W0)都要选装,技术组件(含刹车升级、散热优化)更是依赖选装轮胎才能配备。有车主算过,选装完核心配置,落地价要奔着 45 万去了。而且车机系统偏传统,语音交互体验一般,不如新势力车型直观。

3. 长途舒适性不足,养车成本不低

运动取向的悬架调校偏硬,跑烂路时颠簸感明显,后排乘客容易晕车。座椅包裹性一般,长途驾驶腰部容易累,180cm 以上乘客坐后排会顶头。养车成本也不低:市区正常开油耗 10.5L/100km,运动模式能到 12L;小保养一次约 1500 元,保险一年要 8000 元左右,有车主测算月均养车成本 4000 元。

选购建议:这两类人买了不后悔

1. 适合人群:性能控 + 轻度家用需求

如果你是宝马粉丝,想要六缸后驱的驾驶乐趣,同时偶尔需要带家人短途出行,M240i 几乎是 40 万级唯一选择。建议优先选四驱版,虽然比后驱版贵 2 万,但抓地力更强,北方车主冬天更实用。选装必加 M 自适应悬架,能兼顾舒适与运动。

2. 避坑提醒:这些情况别碰

如果你家里只有这一台车,且经常跑长途、后排要坐成年人,建议选更舒适的四门性能车(如奥迪 S4);预算有限不想选装的话,入门版配置可能让你失望;追求豪华内饰和智能车机的话,这款车的表现会让你落差明显。

总结:燃油时代的 “务实玩具”

宝马 M240i 不是完美的车,工艺粗糙、选装贵、长途舒适性差都是硬伤,但在六缸燃油车越来越少的今天,它的存在本身就是稀缺品。

它就像 “平衡大师”:既能给你直六引擎的嘶吼和精准操控,又能满足三口之家的代步需求。如果你能接受它的短板,愿意为驾驶乐趣买单,那它会是燃油时代最值得收藏的 “纪念品” 之一。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