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数据新鲜出炉,行业内外不乏一片唏嘘:一边是整体销量环比下滑,另一边则有部分车型势头强劲,仿佛寒冬和盛夏同堂。数字不会说谎。2025 年 7 月,新能源乘用车卖出 97.8 万台,环比下降 12.1%,如同“股市一日游”让投资者心跳加速。但同比去年,却增加了 10.8%,渗透率一举冲上 52.9%。换句话说,普通燃油车逐渐成了马路上的“老古董”,新能源则在路权上越来越大礼包拎回家。1-7 月累计销量达 625.7 万台,市场体量之大,比早年吃麻辣烫的小店摇身变为全国连锁快餐。
各种细分领域里,纯电动车型继续做“带头大哥”,本月卖出 61.1 万辆,占市场六成多。吉利银河星愿风头无两,4.44 万台本月销量拔得头筹,环比上月竟还增长了 3.43%。如此增长在大盘下行的背景中,显得如同逆水行舟却愈发迅速。累计销量 24.29 万台,堪称“卷王”。特斯拉 Model Y 颇有点“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虽然月销 3.14 万台为行业数据添彩,但环比竟暴跌 28.6%,1-7 月同比下降 17.47%。昔日“网红爆款”遇到市场周期也只能低头。五菱宏光 mini 则如老干部般稳健,2.76 万台虽环比微降,累计仍有 19.56 万台的好成绩。
而小米 SU7 是今年最大“黑马”,2.44 万台月销,环比增长 5.25%,累计销量 18.01 万,增长 343%。SU7 的爆发,验证了互联网公司“跨界造车”的实力。家族新成员 YU7 更加彪悍,环比增速高达 162%。新生力量频频亮相,小鹏 MONA M03 销量略有下滑,但整体表现稳定。看来在新能源赛道,小米正演一场“后来者居上”的好戏。
再看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比亚迪依旧是“王者归来”。秦 PLUS 月销 2.17 万台,海豹 06、秦 L 紧随其后。比亚迪多款车型累计销量都非常可观,海豹 06 累计 10.88 万台,同比激增 272%。秦 L 也翻倍增长。竞争对手吉利银河、长安启源等也不甘示弱,银河星舰 7 稳健推进,启源 Q07更有 148% 的同比增速。不难看出,插混市场已不再是“一家独大”,百花齐放已成趋势。奇瑞风云、小众品牌不断试水,虽基数较小,但成长潜力可观。
增程式混合动力市场则像一道特别的“地中海风味大餐”,问界 M8 持续领跑,本月 2.2 万台,环比增长 5%。理想 L6 稍显乏力,环比下滑近 9%,但累计销量仍破 11 万。问界 M9、理想 L7、问界 M7 等车型或多或少出现下降,但整体霸主位置无可替代。零跑、岚图等则趁机上位,岚图 FREE 环比增幅近乎翻番,市场表现抢眼。北京越野 BJ40 也异军突起,环比增长 32%,成为细分市场的新宠。而那些环比暴跌的品牌,只能自我安慰“风水轮流转,且等下半年”。
从整体来看,新能源市场快速分化,传统霸主仍有稳定发挥,但新势力品牌犹如“后浪”,来势汹汹。小米、小鹏、理想、问界,这些名字背后,是品牌创新力的体现,也是消费理性的选择。市场份额变化说明,一味靠性价比、低价可不再牢靠,技术、服务、品牌影响力成了拉锯战新主角。更何况,新能源领域从不缺新故事,每一个销量榜单背后都藏着一场资本和技术的殊死较量。
当然,即便新能源高歌猛进,也难掩市场的短周期波动。环比下滑成了全行业“难言之痛”,头部企业虽然能“以一打十”,可中小玩家若无创新,分分钟被淘汰出局。回头数一数,本月既有逆势上涨的勇士,也有风光不再的“明星”,行业大洗牌进行中。
结尾不妨留点思考:新能源车早已不只是一个出行工具,更像是技术、观念、资本和情绪综合体。销量增长的背后,是中国制造的集体进步,也是市场冷静与激情的碰撞。谁能笑傲下一个车市周期?在新能源这片“风口”,大洗牌还远未结束,赢家依然难测。正如一个调侃:新能源车天天卷,最后还得看谁天生耐卷。不必急着下结论,真正的好戏才刚刚开始。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