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狐T1实地体验:小车也能装下大生活
上周末刚好没啥事,顺道去了一趟北汽极狐的门店。其实本来是陪朋友看车,他想换辆纯电通勤用的小车,结果我自己倒是被那台还没上市的极狐T1勾住了眼神。你说A0级的小电动车,不就是上下班代步、买菜接娃?可这回真有点不一样。
一进展厅就瞅见它停在最显眼的位置,说不上多豪华,但整台车透着股子“萌劲儿”。销售小张跟我说,这叫“圆润力量”设计——反正前脸那对大灯配贯穿灯带,有点像隔壁王叔家哈士奇撒娇时那个表情,奶凶奶凶的。封闭式格栅纯电都这样,不过两侧C型导流槽是真的做了风阻优化,小张还特意敲了敲,说不是摆设,“跑高速不飘”。
转到侧面,我才发现悬浮顶和熏黑C柱搭起来挺有动感,那18寸五辐轮毂,比起同级别常见的小脚丫子,看着扎实不少。我试着拉门把手,是半隐藏式那种,一靠近就弹出来,还挺灵敏。有次群里有人吐槽冬天戴手套开老款某品牌拉不开门,这种感应式省心多了。
尾部也花心思,方形尾灯里藏斜线纹理,还连成一体。晚上亮起来辨识度高得很。我摸了一下底部扩散器和扰流板,小张又补一句:“这个真能压住风,高速变道稳。”我记得以前开家里的老微型纯电,上环路超个大货直接飘出去半条道,这个应该不会那么吓人。
空间这块算是真给我惊到了。外观看着短小精悍,可轴距居然2770mm,据说比一些紧凑型轿车还长一点。“你进去坐坐!”销售怂恿,我索性往后排一瘫——腿伸直还有空隙,我身高182cm都不挤,更别提普通身材的人了。而且座椅包裹软乎乎,不像以前单位配的公用代步小电动,全是硬塑料屁股硌得慌。这回中控台下面还有储物格、挂钩啥都有,手机钥匙奶茶随便塞,再也不用担心拐弯全掉地上。
后备厢容积听师傅吹牛说459升,两只28寸箱子加登机箱妥妥放下,要露营的话后排放倒直接1950mm纵深,比邻居家的折叠床还长。他们家孩子婴儿推车、帐篷这些乱七八糟全扔进去,还有74升底仓可以专门装易碎品或零食。这些细节要不是现场掀起来看根本注意不到,以前谁会关心行李厢底还能藏东西?
科技配置这一块,新鲜玩意儿不少,中控屏15.6英寸漂在空中似的,加8.8英寸仪表盘,看导航刷歌切界面一点不卡顿。有意思的是AI语音助手,全场景免唤醒,你喊“小T,把空调调24度再来首童谣”,它一次性全搞定。我拿四川话试探了一句,它竟然真听懂,不愧据传支持方言声纹识别。不过群友吐槽过一次,如果副驾俩人同时指挥,有时候会抢答错方向,大概率以后OTA能修复吧。
360°影像系统也是新司机救星,下方路况显示特别清楚,上次去市场地下停车场坡陡弯急,就是靠这个才敢放心大胆往死里打方向盘,否则早磕蹭几回头疼死。座椅舒适度值得夸一下,“云感环抱”确实名副其实,高密填充物撑腰托腿,很久没遇到这种舒服的小车型,而且主副驾带通风加热记忆功能,夏天不烫冬天不凉,也不用每次老婆换完自己再调半天位置——省事!
冷知识插一句:据维修师傅闲聊,他们店偶尔遇到误操作锁死电子手刹的新用户,其实长按5秒就解锁,用惯机械手刹的人总以为坏掉,其实说明书写得太隐晦。另外新款极狐T1部分批次采用防晒玻璃,据工厂渠道讲法,是因为去年有南方客户反馈暴晒异味重,所以今年升级材料,不过外观完全看不出差异,只贴标志区分而已。
至于驾驶体验嘛,只能原地打轮模拟一下(毕竟展厅不能溜出去),但方向盘轻盈无虚位,就算单手握杯咖啡慢慢拧也顺滑。不知道实际上路是不是依旧这么灵巧,下雨湿滑或者北京冬天下雪估计更考验功夫,到时候希望四驱版本早点上线吧。据隔壁技师透露,目前车辆在郊区土路过减速带表现不错,没有拖底,也没有明显松散响声,这点让我稍微放心些,因为之前自家另一辆A0级,每逢烂路咯噔咯噔震脑壳难受……
最后补充一个行业八卦:北汽内部有人私下爆料,新款上市初期主攻年轻家庭和二孩城市用户,对出租/网约市场兴趣一般。所以日后保值率可能比那些满街都是的大众化车型要坚挺点。当然具体咋样,还等正式上市才能见分晓啦!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杂糅自4S销售口述、微信群聊天记录及维修技师闲谈等日常片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