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李文瑶】7月28日消息,在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驾驶领域正面临算力突破与发展方向的新一轮挑战。
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吉利控股集团旗下极氪品牌推出的“千里浩瀚”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凭借其23.5 EFLOPS(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每秒)的云端算力储备,成为当前中国车企中算力规模最大的平台,为高阶智能驾驶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
吉利控股集团首席智驾科学家、极氪科技副总裁陈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阶智驾核心矛盾不是成本问题,而是发展问题。”在他看来,储备更多云端算力可以有效地解决大模型训练需求,同时云端算力也是智能驾驶支持汽车往高阶AI智慧生命体发展的奠基石。
算力基石:应对大模型训练需求
面对AI大模型参数量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00%的趋势,以及智能驾驶模型自身向千亿甚至更大规模发展的需求,强大的算力储备成为基础保障。吉利千里浩瀚的23.5 EFLOPS云端算力,主要用于其智能驾驶大模型的训练。官方数据显示,该算力水平每提升1 EFLOPS,模型单次迭代可多处理近10万个场景数据。
陈奇认为,吉利汽车集团的优势在于其庞大的车辆规模和数据积累。目前,吉利汽车集团拥有超过750万辆搭载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系统的车辆在运行,这些车辆平均每日产生超过2亿公里的真实行驶数据,为模型训练提供了丰富的实际工况样本。
算力成为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核心资源。陈奇表示,未来3年,仍然会根据行业的发展进程,持续进行算力投入。
在技术路线上,千里浩瀚面向L3级智能驾驶的H9方案采取了强调硬件冗余和系统备份的策略。该方案搭载了5颗激光雷达,实现了360度覆盖。其中,一颗长距激光雷达采用520线方案,官方称其可在300米外探测到最小尺寸为0.75米的目标物体。
在系统架构上,H9方案采用了“双端到端模型”设计:车端同时运行“多模态VLA通用场景大模型”和“端到端安全对抗模型”,二者互为备份。当其中一个系统失效或决策失误时,另一系统能够及时介入,旨在提升系统的整体可靠性。该方案还配备了双英伟达Thor芯片,总算力达到1400 TOPS,并集成了包括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13个摄像头等在内的共43个感知单元。
陈奇强调了L3级智能驾驶对安全标准的更高要求,并以极氪9X车型应用的“底盘主动抬升避险技术”为例。该技术通过智能驾驶域与底盘域的融合,在感知到侧面碰撞风险时,可在0.7秒内抬升遇险一侧底盘,利用车身坚固结构抵御碰撞。官方测试数据显示,该技术可减少侧方碰撞侵入量最高27%。
技术前瞻:探索“跨域融合”路径
千里浩瀚的技术布局不仅限于当前的单域智能驾驶功能,更着眼于未来的“AI横向跨域融合”。其目标是打破智驾、座舱、底盘、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等不同功能域之间的壁垒,实现更深层次的协同。
例如,通过智驾域与座舱域的融合,探索实现语音指令甚至眼神识别控制车辆的可能性;通过智驾域与三电域的融合,实现车辆自主寻找充电桩并完成充电操作;通过智驾域与底盘域的结合,开发更主动的安全避险功能(如涉水、涉火场景下的紧急应对)。
在陈奇看来,智能驾驶技术未来将成为一种“根技术”,不仅服务于驾驶本身,更能赋能整车向更智能的方向发展,并为更广泛的AI终端应用提供基础。这与其向更广阔科技公司转型的战略目标相契合。
当前,汽车智能化进入深水区,智驾下一个突破点,是从垂直纵深发展走向横向紧密的跨域融合,更好赋能整车成为全域AI协同的智慧生命体,更大的展现智驾技术的价值。千里浩瀚率先布局AI跨域融合,推动汽车向AI智慧生命体蜕变。
全栈自研:战略选择与优势
面对智能驾驶研发高投入与成本控制的挑战,吉利千里浩瀚选择了全栈自研的技术路线。陈奇阐述了这一战略的几点优势:自研团队能在整车开发早期介入,使智能驾驶系统与车辆其他模块(如底盘、电子电气架构)实现更优的协调,提升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掌握全部车辆数据,可自主决定研发优先级,快速迭代优化算法和功能,避免了依赖外部供应商时在数据授权和开发节奏上可能面临的限制。对全链路(算法开发、数据收集、功能部署、后期维护)拥有掌控力,有助于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陈奇强调:“吉利坚定投入自研智驾决心不会变,我们智能辅助驾驶的AI技术未来可实现对整车领域的横向赋能,进一步能赋能到不同AI终端,如具身智能等。为全域AI融合打下坚实基础,技术发展成果集团共享,攥指成拳。”
值得关注的是,陈奇坦承全栈自研难度大、投入高,但表示依托集团在算力储备、海量车辆数据以及多年整车制造与安全技术积累这三大优势资源,具备实施该战略的基础。
陈奇判断,高阶智驾,目前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仍会是高速发展状态。“所以高阶智驾核心矛盾不是成本问题,而是发展问题。”
随着极氪千里浩瀚H9方案在旗舰车型9X高配版上的首发搭载,中国智能驾驶领域的竞争维度正变得更加多元。算力规模、数据生态、安全冗余架构以及前瞻性的跨域融合能力,正成为衡量企业技术实力的关键指标。目前,吉利极氪通过“千里浩瀚”平台展现的技术路径和投入决心,展示着中国车企在智能驾驶核心技术领域的一次重要推进。
“未来跨域AI融合要求模型具备更广泛的能力,云端算力储备就好比‘要想富先修路’,是智能驾驶竞争力的奠基石。”陈奇说道:“未来的智驾还有很长路要走,除了比谁有更好的竞争力,也要比谁更有耐久力和有生命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