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去深圳出差,坐在机场大巴上,望着窗外那一排排路边停着的车,突然意识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雷克萨斯简直占了一半江山!我赶紧掏出手机查了查数据,哎呦我去,还真不是错觉:2024年广东进口的11.1万辆汽车中,雷克萨斯就占了4.8万辆,比例高达43%!这数据也太夸张了吧?
有意思的是,当全国进口车整体同比下滑12%的时候,雷克萨斯却在中国市场实现了0.3%的正增长,这背后的功臣就是广东省——贡献了全国雷克萨斯销量的近三分之一!
你可能会问,广东人为啥这么吃雷克萨斯这套啊?要知道,同样一线城市的北上广深,北京人爱奥迪,上海人宝马情结深厚,为啥偏偏广东佬对雷克萨斯情有独钟?
讲真,这里面大有文章。
广东有钱人的低调,那是出了名的。北方土豪穿金戴银恨不得脸上刻着“我有钱”三个大字,而广东的土豪?大裤衩配拖鞋,拎个塑料袋去早茶,你压根猜不到人家公司年营收可能几个亿。这种低调人生观,自然影响到了他们的用车哲学——奔驰宝马太高调,容易招摇,而雷克萨斯则刚好处在“有档次但不张扬”的微妙平衡点上。
我一广东朋友最近提了台雷克萨斯ES,问他为啥不选奔驰E,他翻了个白眼说:“开个车而已,低调点好,我又不靠车门上那个标才能证明自己!”这话听着扎心,但细想还真是广东富人的普遍心态。
广东人买车,比谁都务实。 他们对雷克萨斯的喜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车确实对得起它的价格。品控严格、故障率低、油耗平稳、保养不贵,还有超高保值率——这些“性价比”要素对精明的广东商人来说简直是命门。我认识的几个做外贸的老板,开了五六年的雷克萨斯卖掉,掉价才20%出头,这算盘怎么打都是赚的。
再说广东这地方,受香港影响深。雷克萨斯在香港叫“凌志”,寓意“凌云壮志”,还有句老话叫“开凌志,人生如意”,很多经商人士视它为成功象征。香港影视剧里,成功人士开的不是豪宅门口那几台法拉利保时捷,而是每天通勤的那台低调奢华的凌志。从李嘉诚到普通的中产阶级,都把雷克萨斯当成了既有面子又不失分寸的选择。
这种文化渗透,加上广东人对日系车一贯的青睐,自然而然地把雷克萨斯推上了神坛。看看数据就知道,2024年广东销量前五的品牌里,除了比亚迪和广汽埃安,剩下全是丰田本田,这在北方简直不可想象!
有个现象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在北上广深的高档小区,北京上海的地库里BBA占大头,而广深的高档小区,雷克萨斯的密度明显高出一大截。我去过东莞那些低调的“千年大计”工业区,老板们开的也多是ES、RX这类车,实力低调得让人感叹。
说到底,雷克萨斯成为广东富人的“隐形战衣”,其实是地域文化与品牌气质的绝妙化学反应。这车就像广东人一样——看着不声不响,但内里扎实;表面温和,骨子里强悍;不炫不张,但经得起时间考验。
有人说,了解一个城市最快的方法,就是看它的主流车型。 如果说北京的奥迪象征着体制内的稳重,上海的宝马代表着生活品质的追求,那雷克萨斯之于广东,则是一种介于奢华与务实之间的微妙平衡,是一种“我有钱,但我不说”的低调炫富方式。
在这个“富人越来越低调,穷人越来越高调”的时代,雷克萨斯给了广东有钱人一个绝佳的解决方案:既满足了他们对品质的追求,又不会让他们在低调文化中显得格格不入。
这里面也少不了日系品牌一以贯之的优质服务水平加持。我广州的朋友提车时还跟我开玩笑:“去4S店提车,那服务态度,差点以为自己去了五星级酒店。”这也是为什么明明雷克萨斯供不应求,甚至部分车型要加价,广东人依然前赴后继地选择它。
当全国其他地区还在为买BBA争得头破血流时,广东人早已经在玩低调这套高级操作了。不管是东莞的厂老板,还是广州的老牌企业家,亦或是深圳的科技新贵,开着雷克萨斯,穿着朴素,吃着早茶,过着他们“只有识货的人才能看出来”的精致生活。
说起来,你身边有没有这种开雷克萨斯的广东朋友?他们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不是也是“低调有内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