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维塔到零跑:杨放的“镀金”履历能解新势力困局吗?

2025年4月,汽车圈流传着一则耐人寻味的消息:曾主导阿维塔从零起步、又在大众安徽操盘新能源转型的杨放,突然以副总裁身份加盟零跑汽车。

这一变动距离他离开大众安徽仅隔数日,而零跑汽车正以“价格屠夫”的姿态冲击新势力销量榜首。 这位曾经在两大车企担任要职的行业老将,为何会选择以“抠门”著称的零跑?

时间倒回2021年。 彼时长安汽车拉上华为、宁德时代打造“CHN”联盟,将沉寂三年的长安蔚来改头换面为阿维塔。

杨放作为首任CEO,仅用一年就将公司估值从8.1亿元推高至62.6亿元,融资额暴涨近7倍。

外界惊叹于他的资本运作能力,却鲜少有人注意到,这位“种树人”在首款车型阿维塔11上市前夕悄然离场,将丰收的果实留给了继任者。

从阿维塔到零跑:杨放的“镀金”履历能解新势力困局吗?-有驾

转身加盟大众安徽后,杨放迎来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他试图用“金标大众”ID.与众打破合资车企的电动化僵局,但2024年上市后月均不足200辆的惨淡销量,让这款被寄予厚望的车型沦为“镀铜铁牌”。

此时的大众安徽,正经历着与江淮分家后的阵痛,思皓E20X的失败阴影仍未散去。

而零跑汽车的画风截然不同。 这家以“降本绝活”闻名的新势力,硬生生在价格战中杀出一条血路:2025年3月交付量突破3.7万辆,C10单一车型年销破10万,成为首个用15万元级产品实现规模盈利的品牌。

更耐人寻味的是其资本布局——左手牵Stellantis集团开辟海外市场,右手联一汽开发红旗新能源车型,俨然构建起横跨中外的“技术+制造”双保险。

杨放的加盟恰逢零跑扩张关键期。 从CEO到副总裁的职位落差背后,藏着零跑创始人朱江明的精明算盘:既要借助杨放在传统车企的体系化经验补足渠道短板,又需警惕“外来者”稀释企业赖以生存的成本控制基因。

毕竟,零跑刚用“把座椅海绵减薄1毫米”这种极致抠门细节,向行业展示了什么叫“每一分钱都要听见响声”。

这场人事变动折射出新能源赛道的深层博弈。 当传统车企高管带着“镀金履历”涌入新势力,他们面临的不仅是产品定义的颠覆,更要适应从“烧钱换市场”到“分毫必争”的生存法则。

杨放能否在零跑找到平衡点,或许比他在阿维塔的资本神话更具观察价值——毕竟在这个连车载香氛都要计算挥发效率的时代,“会省钱”才是最大的超能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