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这提的问题真有深度,咱不说别的,就冲17万买宝马这样劲爆的,谁看了不心动?不过我昨天跟朋友聊到这个事儿时,发现光看一时的价格的确容易冲动,但回过头来就得掂量下自己到底想要啥了。
像我老邻居张叔,他是开惯了燃油车的人,前不久刚拿大黄峰换了台国产电车。起初他还不习惯,直嘀咕“电车啥都靠屏幕,没啥机械感”。可是三个月跑下来发现省油又省事,还嫌早没买过!前阵子正聊着,张叔突然给我看了他的支付宝充电记录,“一年下来电费不到2000块,刚用油时,哪次加油不是算着来?”这事就是图省心实在。
咱回来说宝马i3,怎么突然打骨折,17万多就能开回家。您看配置,硬实力确实在线:286匹马力,后驱布局,还配空气悬挂——这些听起来没问题,妥妥的“宝马味儿”。可它的问题不止在价格,而是电车用户看重的续航、智能化等软实力都拖了后腿。
上周我自己试驾了一台。说实话,动力没的讲,就那5.6秒破百,油门一踩,瞬间就能感受到宝马的底盘功力还是在的。车皮厚、稳定性好,这是传统燃油车时代的底子。但再看看车机,导航加载不上,语音指令老半天才反应,那画面真让人心累。试驾完我隔壁邻居张哥还吐槽:“这车智能化太老套了,开惯国产新能源想回去开它,这不是倒退嘛?”
然后续航的问题也挺尴尬。虽然官方标称5百多公里,但实际一跑下来能有个七八成就不错了。这时代,国产车动不动就给你700公里续航,你说像咱这种日常代步的人,谁愿意天天忧心电池够不够继续开?
宝马的问题还真不是简单的价格战能解决的。国产品牌这些年,从续航到智能化全面起飞,直接把传统豪华品牌逼到墙角。如果用着比亚迪汉EV,没几秒的破百,还送自驾功能、沉浸式车机,开起来既带感又省钱,谁还会为品牌标志多掏冤枉钱?
不过换个角度来宝马降到这个价,的确让不少预算紧张又追求“牌子面子”的人有了买它的想法。比如我表哥,他就觉得“买了宝马,谈合同都能更顺。”但我又问:“哥,你考虑过用新能源车能省多少钱吗?”他愣了一下,转头又去试驾了一次比亚迪。
这种情况因人而异。您要问我个人手握20万会选啥车,我估计还是得多看国产新势力的性价比,从续航、智能化到后期养护都为实际生活更方便嘛。但身边那些真爱宝马的人,像我表哥,价格降到这个程度,肯定也会心动。
不过有句话说得好,便宜买宝马是好,但用得开心才算值。你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