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众汽车,咱们中国人心里头那份感情可是不一般。
从当年满大街跑的桑塔纳、捷达,到后来家家户户都想拥有一辆的帕萨特、迈腾,大众这个牌子,几乎就等同于“皮实耐用”和“国民车”。
它就像一个我们认识多年的老朋友,可靠,稳重,但要说起时髦和霸气,好像总差那么点意思。
尤其是在那些特别显身份的大型SUV领域,你看看人家奔驰有GLS,宝马有X7,那车往那一停,跟个小房子似的,气场十足。
可大众呢?
途锐、途昂、揽境,虽然个头也不小了,但真要跟人家那“全尺寸”的大家伙站在一起,总感觉还是小了一号。
这就让很多人纳闷,大众这么大的一个汽车集团,怎么就在这个领域里一直没什么动静呢?
难道是造不出来吗?
还是说压根就没想过要跟人家争这个市场?
就在大家快要习惯大众在这种“巨无霸”车型上的缺席时,情况突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新能源汽车的浪潮席卷而来,彻底打乱了所有汽车厂家的节奏,也给了大众一个重新洗牌的机会。
这不,大众好像突然想通了,憋了这么久,直接准备放一个大招,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大型SUV,而且一上来就把矛头直指现在国内市场上最火的家庭用车——理想L9。
这一下可就有意思了,这到底是大众被逼急了的反击,还是深思熟虑后的一次奇袭?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台还没上市就已经赚足了眼球的大众新车。
首先咱们得明白,大众这次为什么突然这么“开窍”,不搞它擅长的纯燃油车,也不再一门心思地推它的ID系列纯电动车,而是选择了一条之前没走过的路——增程式。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看看咱们中国自己的汽车市场这几年发生了什么。
理想汽车,这个新势力品牌,硬是凭借着“冰箱、彩电、大沙发”这句听起来有点开玩笑的口号,和精准到每一个家庭成员需求的定位,在四十多万这个价位的高端市场里,杀出了一片天。
理想L9的成功,给所有传统车企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它告诉大家,现在的中国家庭到底需要一辆什么样的车:他们不想要有里程焦虑,所以纯电车在跑长途时总让人心里不踏实;他们需要一个超大的空间,能舒舒服服地坐下一家老小;他们还希望车里能像个移动的家,有各种娱乐设备,让旅途不再无聊。
大众看着理想L9每个月几千上万的销量,心里能不着急吗?
自己的ID系列纯电车,虽然技术也不差,但在市场上就是没能形成理想那样的火爆场面。
所以,与其在纯电这条路上继续磕,不如换个思路,看看人家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增程式,这个被市场证明了是“真香”的技术路线,就成了大众最好的选择。
这不叫认输,这叫务实,是看清了市场需求之后最聪明的做法。
那么,大众拿出的这件“秘密武器”,这台可能叫做ID.ERA的新车,到底有几斤几两呢?
咱们一点点来看。
首先是它最大的本钱——尺寸。
文章里说,这车长度超过5米2,轴距超过3米。
这是什么概念?
咱们熟悉的理想L9,车长是5米21,轴距3米1。
你看,大众这台新车在个头上是完全看齐,甚至可能还要大一点点。
这么大的尺寸,就为车内的空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它用了2+2+2的六座布局,这就意味着,不管是坐在第一排、第二排还是第三排,每个人的腿部空间都会很宽敞,再也不是那种只能让小孩或者宠物坐的“小板凳”了。
对于一个要满足全家人出行的车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
外观上,它也一改ID系列那种圆滚滚的造型,回归了更加硬朗、更像传统SUV的“方盒子”设计,看着就特别有安全感。
再加上那些时髦的元素,比如前后都能发光的大众车标、隐藏式的门把手,让这台车看起来既有传统车的稳重,又有新能源车的科技范儿。
再来看看它的“心脏”,也就是动力系统。
这台车最核心的技术就是增程式。
可能很多人对这个词还有点陌生,咱们用大白话解释一下: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辆永远用电驱动的电动车,但它自己随身带了一个小型的“发电机”。
这个发电机,就是那台我们很熟悉的大众EA211 1.5T发动机。
但关键在于,这台发动机从来不直接驱动车轮,它的唯一任务,就是在电池电量不够的时候启动,然后安安静静地在后台发电,把电充给电池。
所以你开起来的感觉,和纯电动车一模一样,起步快,加速顺滑,车里还特别安静。
这样做的好处简直太明显了。
在城里上下班,你就用它350多公里的纯电续航,完全可以当一台纯电车开,充电用电,成本非常低。
等到节假日要回老家、要出远门自驾游的时候,你就再也不用担心服务区充电桩排长队了,它的综合续航能超过1000公里,没电了就去加油站加油,让发动机给你发电,方便得就跟开油车一样。
这种既能享受电动车的驾驶感和低成本,又没有里程焦虑的方案,简直就是为咱们中国复杂的用车环境量身定做的。
最后咱们再钻到车里看看。
如果说外观和动力是大众向市场学习的结果,那内饰就完全是冲着理想L9来的。
过去我们总说大众的内饰设计太“素”,有点跟不上时代。
但你看了这台新车的内饰,绝对会大吃一惊。
最抢眼的,就是那块从中控台一直延伸到副驾驶前面的超大联屏,视觉效果非常震撼。
前排有两个手机无线充电板,后排车顶上还挂着一个尺寸巨大的娱乐屏,这不就是理想L9最引以为傲的“大彩电”吗?
大众这次不仅学了过来,还想做得更夸张。
更重要的是,在智能驾驶这个最考验“智商”的环节,大众也学聪明了。
它没有坚持用自己的系统,而是选择了和咱们中国本土的顶尖公司Momenta合作。
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因为中国的路况比国外复杂得多,只有本土的公司才最了解中国的司机需要什么样的智能辅助驾驶。
这也说明,大众这位“老大哥”终于愿意放下身段,承认在某些新兴领域,中国的企业做得更好。
说了这么多优点,那这台大众的“巨无霸”就真的能把理想L9给比下去吗?
这就要看最关键,也是最现实的一个问题了:价格。
理想L9现在的售价,基本都在40万出头。
大众这台新车,要想从理想手里抢客户,定价就必须得有诚意。
如果它的最终售价能和理想L9差不多,甚至能再便宜一点,比如说把起售价定在40万以内,那市场的反应绝对会非常热烈。
毕竟,大众那个“VW”的标志,在咱们中国老百姓心里,分量还是非常重的。
对很多家庭来说,当两款车的产品力差不多的时候,选择一个有上百年历史、口碑一直不错的国际大品牌,似乎是更稳妥、更让人放心的选择。
所以,这台新车的上市,不仅仅是一款新产品的推出,更像是一场精彩的对决:一边是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传统巨头,一边是精准把握用户需求的新势力明星。
到底谁能笑到最后,就看大众最终会拿出什么样的价格,来展现自己的诚意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