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总部工作的那两年,我发现公司的薪资水准在行业里确实偏低。尽管实行13薪制度,但额外的那个月薪水仅仅是基本工资。而且,公司地处较为偏僻,周边设施匮乏,交通也十分不便,导致许多住宿舍的员工宁愿晚上选择加班,因为除此之外也没有太多去处。至于休假政策,它遵循典型的国企模式,对员工的福利并不慷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每年夏天都会安排高温假,这本在汽车行业不算罕见,但福田的高温假竟然是从员工的年假中扣除的,这种做法令人感到匪夷所思。我曾无意间听到领导指示人事部门在招聘时,将高温假描述为福田的一项“优势”,这不禁让人啼笑皆非,毕竟休假本应是员工的权益,怎么就成了公司的卖点呢?
在研发领域,公司的情况更是令人堪忧。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极为稀缺,公司难以招到人才,自己培养的人才也往往难以留住。因此,研发团队中新人占据了绝大多数,他们的工作年限大多不足三年。产品开发的流程混乱不堪,很多决策都显得草率而缺乏导致团队经常需要事后补救,进而引发频繁的加班。虽然从表面上看,研发团队的工作非常繁忙,但实际上很多人都在忙于处理繁琐的流程和跑腿工作。由于国企特有的复杂流程,以及南北厂之间长达20到30分钟的步行距离,员工们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非技术性的工作上。许多怀揣着学习技术梦想的年轻人,在认清这一点后,往往在两年内就选择了离开。因此,研发团队每年都需要招聘大量的应届毕业生来填补离职人员的空缺。
在研发投入方面,公司表现得相当吝啬,购买设备和软件都面临极大的困难。举例来说,某个中心近百人的团队竟然只有两个canoe设备,这种情况实在令人难以置信。电源、示波器、canoe等关键设备都成了稀缺资源。
当然,公司也并非一无是处。它经常以“商用车中国第一”自居,这或许可以算作一种宣传噱头。此外,对于应届生来说,公司还能提供户口这一福利。据说,拥有211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应届生基本上都能获得户口,甚至有一些非双一流的研究生也成功获得了户口。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获得户口,员工可能需要签订较为苛刻的合同,以防人才流失。可以说,福田之所以能通过提供北京户口来吸引一些有质量的学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司在其他方面的吸引力确实有限。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食堂还算不错,菜品丰富且价格实惠。
在我离开之前,听说公司打算涉足一些行业热门领域,如ADAS和新能源等。然而,考虑到公司的薪资待遇、管理水平以及缺乏相关经验,我对此持悲观态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公司可能仍然需要依赖外部合作方的技术支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