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斯拉发布第一季度财报,营收193.35亿美元,同比下滑9.2%;净利润4.09亿美元,同比暴跌65%。这份不尽如人意的成绩单,不仅反映了特斯拉的销量危机,更让人怀疑的是,究竟特斯拉还有没有将消费者摆到第一的位置。
交付量下滑明显,全球市场无一幸免
看财报我们先从数据入手,特斯拉第一季度全球交付量仅为33.67万辆,同比下降13%,创2022年以来最差季度表现。这一数据不难看出市场的两极分化。
首先看欧洲市场,荷兰、瑞典、丹麦等市场销量腰斩,德国暴跌62%,市场份额从17.9%骤降至9.3%。而销量的下滑,很难排除掉是否和马斯克的政治立场引发消费者抵制有关,其担任特朗普政府效率部长的角色后,经常被欧洲媒体指出将商业与政治捆绑。
其次不仅仅是欧洲,即便是占出货量大头的中国市场,在自主品牌的冲击下也难以幸免。一季度,特斯拉中国市场交付13.72万辆,占全球总量的51.3%,但批发销量同比下滑21.8%,产量与交付量差额达2.6万辆,创六年新高。上海工厂虽贡献17.2万辆产能,但库存压力迫使特斯拉紧急推出金融政策清仓。
这种两头不是岸的格局,即便是特斯拉,恐怕也不能任其随意发展。
焕新Model Y,5年0息急忙上架
想让销量不的下跌有所停止的趋势,就必须拿点诚意。不过作为销量支柱的Model Y,其焕新版的策略显然不能让消费者满意。
首当其冲的就是产品升级匮乏。尽管新增自适应悬架、座椅通风等配置,CLTC续航提升至719公里,但起售价较老款上涨1万元,被诟病加价减配。对比国产竞品的智能化与价格攻势,形同毛坯房的Model Y产品力也很难不让消费者清醒过来。
而在产品力不足的背景下,价格上给出诚意是刺激销量的最好手段,可是背刺老车主的舆论自然会出现。上市仅两月即推出5年0息政策,首付低至4.59万元,月供3060元,变相降价幅度超2.4万元,首发用户的信任不知形同何物。
从目前的表现看,特斯拉的销量增长仍较为依赖改款涨价和金融促销的老套路,这种路子能维持多久实为未知,但能知道的是一直以来的优势在近几年中国车市的快速发展中只怕是会消亡殆尽。
汽车网评:特斯拉第一季度净利润的暴跌,和目前产品力停滞、政治化运营与市场误判脱不开关系。在如今新能源赛道极度内卷的点下,仅靠品牌效应与金融政策的吸引,并不能将销量拉回健康增长的态势。焕新款Model Y的五年0息更像是一种清仓政策,卖的其实就是一把刺向自己的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