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奥林匹克倒计时一周年,上汽交付首批官方用车,中国智造闪耀

最近,上海有件大事正在悄悄地酝酿,可能很多人还没太注意,但这事儿跟咱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那就是被大家称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世界技能大赛,马上就要在上海举办了,现在已经进入了一周年倒计时。

为了庆祝这个重要的时刻,9月22号那天,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了一场挺隆重的活动。

技能奥林匹克倒计时一周年,上汽交付首批官方用车,中国智造闪耀-有驾

活动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上海本地的汽车大企业上汽集团,一口气拿出了200多辆新车,正式交给了大赛的组织方,作为官方的接待用车。

看到这个新闻,很多人可能会想,不就是个技能比赛吗?

至于搞这么大阵仗?

上汽集团拿出这么多好车,是不是就是为了打个广告,秀一下自己的实力?

其实,这背后的门道,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得多。

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这个“世界技能大赛”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一听“奥林匹克”这个词,大家可能就觉得不简单,确实如此。

这个比赛是全世界范围内,职业技能领域里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也最广的一个赛事。

简单来说,就是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把他们最厉害的技术工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能工巧匠”,派出来同台比武。

比的项目五花八门,从咱们熟悉的汽车修理、电焊,到高科技的网站设计、移动机器人,再到生活里的美容美发、西点制作,总共分了六大类,有六十多个项目。

可以说,它覆盖了我们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代表了当今世界职业技能发展的顶尖水平。

能在这种比赛上拿奖,那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是行业里的“世界冠军”。

了解了比赛的重要性,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上汽集团的这次行动。

作为这次大赛的“国家战略赞助商”,上汽这次可以说是诚意满满。

交付的这200多辆车,可不是随便凑数的。

车队里有他们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比如荣威的纯电大七座车iMAX8 EV,还有高端智能轿车智己L7,上汽大通的大家9;同时也有合资品牌的明星车型,像大众的威然和别克的全新GL8。

技能奥林匹克倒计时一周年,上汽交付首批官方用车,中国智造闪耀-有驾

这些车,很多都是市面上的热门新款,技术先进,外观气派。

让这些车组成官方车队,去接送世界各地的嘉宾和选手,这本身就是一张流动的“上海制造”名片。

它在告诉全世界:我们上海不仅能办好世界级的大赛,我们上海自己造的车,也同样达到了世界级的水平,请大家来体验。

当然,如果仅仅把这理解为一次品牌宣传,那就太小看上汽的格局了。

上汽和这个世界技能大赛的缘分,其实早就开始了。

从2013年起,他们就一直在支持和赞助咱们国家代表团去参加比赛。

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光是出钱,还出人。

上汽集团内部培养了许多技术高手,直接代表国家去赛场上拼搏,而且成绩非常亮眼。

就拿“车身修理”这个项目来说,这可是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活儿,一辆撞坏的车,要把它修复得跟新车一模一样,对技术和经验的要求极高。

就是在这个硬核项目上,上汽的员工罗良、杨山巍、徐澳门、朱俊峰等人,接连为中国队拿下了三块金牌和一块银牌。

这说明什么?

说明在汽车维修这个细分领域,我们中国工人的技术,已经是世界顶尖的了,而上汽,就是培养这些世界冠军的摇篮。

这就说到了最核心的一点:上汽如此深度地参与这件事,最终图的是什么?

答案是人才。

对于一个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像汽车这样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来说,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不是厂房,不是设备,而是掌握着核心技术、拥有一双巧手的高技能人才。

一场世界级的比赛,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它能激发员工们学习技术、钻研业务的热情。

技能奥林匹克倒计时一周年,上汽交付首批官方用车,中国智造闪耀-有驾

通过备战和参赛,可以有效地提升整个技术团队的水平。

同时,那些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冠军选手,会成为企业里的明星和榜样,带动更多年轻人走上技能成才的道路。

我们来看一组实实在在的数据。

这些年,上汽集团已经建立起一支超过8万人的庞大技能人才队伍。

在这8万人里,有大约3万人都属于高技能人才,这个比例超过了35%,相当惊人。

这意味着,他们技术工人队伍里,每三个人里就有一个是技术大牛。

这些人才是上汽能够不断推出新车型、新技术,保持市场竞争力的根本保障。

这次活动现场,就请来了两位上汽培养出来的世界冠军。

一位是第44届的冠军杨山巍,他现场分享了自己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世界冠军的经历,这对于现场的年轻人来说,是最好的激励。

另一位是新科冠军朱俊峰,他被聘为这次上海世赛的“技能梦想大使”,他的成功,本身就是对“技能改变人生”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所以,上汽集团的这次交车仪式,看似是一个商业赞助活动,实际上是一次系统性战略的集中展示。

它向外界传递了几个重要的信息。

第一,作为上海的龙头企业,全力支持家门口举办的国际盛会,这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第二,通过大赛这个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硬实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它向全社会表明了一种态度,那就是对技能人才的高度重视和尊重。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觉得只有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对职业技术教育和技术工人存在一些偏见。

而世界技能大赛这样的活动,以及像上汽这样企业的积极参与,正在改变这种观念。

它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拥有一门精湛的技术,同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赢得社会的尊重,甚至站上世界之巅,为国争光。

这对于我们国家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