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与前悬架结构
在豪华品牌中型车市场,一汽-大众奥迪A4L(B8,简称老A4L)以其卓越销量脱颖而出,成为市场领头羊。相较于之前的标准轴距国产老奥迪A4(B6、B7),奥迪A4L的销量攀升可归功于对中国市场的深刻洞察及对消费者“加长”偏好的精准把握。尽管新一代车型在外观设计上仅进行了局部调整,但其内在革新却不容忽视。那么,除了升级的平台,其悬架结构与底盘细节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革呢?
老A4L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功,最终以714687台的傲人产量结束了其辉煌的生命周期,稳坐豪华品牌中型车的销量冠军宝座。奥迪深谙国人喜好,因此在全新奥迪A4L面世之前,便再次运用了这一经过市场验证的“成功秘诀”,从而诞生了备受瞩目的全新奥迪A4L(B9,简称新A4L)。
奥迪A4L 2017款 45 TFSI quattro 风尚型
时至今日,奥迪A4L的加长版本再次如约而至,然而市场环境已非往昔。在老款A4L初入市场时,其长轴距优势明显,销量一度让奔驰C级和宝马3系相形见绌。然而,如今奔驰与宝马也纷纷效仿,奥迪单凭长轴距打天下的策略未来能否持续,尚不可知。但不可否认的是,奥迪对中国市场的洞察力依旧敏锐。
新一代奥迪A4L亮相后,消费者们观察到,在外观设计上,它并未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车型没有进步。事实上,制造工艺和设计理念的革新正悄然进行。当然,这些改进与底盘技术的升级相比,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继续我们的探讨,让我们聚焦于新A4L的底盘技术。全新奥迪A4L基于MLB Evo平台打造,该平台不仅汇集了大众的纵置前驱与四驱车型的精华,还针对A4L进行了诸多优化。相较于传统的MLB平台,此次升级所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让人耳目一新。
MLB(纵置发动机标准化平台)自2007年由大众整合众多纵置发动机车型后,历经多年发展已演变为如今的MLB Evo第二代平台。这一平台不仅孕育了宾利添越、奥迪Q7、奥迪A8等高端车型,更涵盖了奥迪A4这样的经典之作。因此,这些车型在结构上存在的交集也就不难理解了。接下来,我们将为您展示悬架的整体实拍情况。
2.● 前悬架结构解析
前悬架的结构与上一代车型相比,整体上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依然采用带控制臂的多连杆设计。然而,通过深入对比结构示意图,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诸多细节差异。
由于条件所限,我们未能直接拍摄到上一代奥迪A4L(B8)的悬架结构,因此在部分新老款悬架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借助了同样采用多连杆设计的奥迪Q5作为参照对象。对此可能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从宏观的前悬架大结构来看,其设计形式保持了一贯性,延续了经典的设计理念。尽管整体结构上并无显著变化,但细节之处却别有一番匠心。
3.● 前悬架细节探究
在MLB Evo平台上,减重与空气动力学是两大关键考量。因此,平台在这些细节上必然会有所调整。那么,新老A4L在前悬架的细节上究竟有何不同呢?
前悬架主体部分,我们主要探讨了三点升级,这些改进均围绕减重和刚性强化展开。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其他方面的细节。
如果你对上一代A4L的悬架有所了解,你会发现,在上述三个关键细节上,其实并未做出显著的改变,依然沿用了原有的设计理念。
这种对卡钳的平面化处理并无特别之处,主要是为了适配原厂轮圈的ET值,即轮圈安装接面与轮圈中心线的偏离度。采用固定式4活塞卡钳后,其体积相较于之前的卡钳有所增大,这样的设计变化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适配需求。当然,如果你认为这种设计是在为未来贴上“S-Line”标志做准备,那也未尝不可。
除了在刚性和减重方面进行了强化,新A4L在刹车性能和NVH(噪声、振动和粗糙度)方面也进行了显著的升级。这表明,新A4L并非如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仅仅是一个“换了壳子”的车型。在前悬架的细节上,新A4L同样进行了诸多升级。
4后悬架结构与细节
● 后悬架结构与细节的革新
从前往后审视,新A4L的后悬架变革可谓巨大。它摒弃了传统的梯形连杆设计,转而采用更为先进的五连杆悬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五连杆设计并非新A4L的独创,而是当前众多汽车制造商所青睐的一种流行结构。
想要了解Q5与GLC悬架的对比情况吗?请点击以下链接,我们将带您一探究竟:主流“德味”底盘之争——GLC与Q5底盘的深度对比。
因此,尽管这套悬架的结构属于较为新颖的多连杆类型,但它的设计理念并不陌生。其结构紧凑且具备很高的适应性,同时,奥迪工程师们还精心优化了其空气动力学性能,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效能。这种对细节的精益求精,正是奥迪品牌一贯的追求。
5. 其它细节对比
除了前后悬架的显著改进,新A4L在底盘的其他方面也展现出了显著的改观。我们之前探讨了优化空气动力学设计的重要性,那么,新A4L究竟是如何在底盘层面进行空气动力学优化的呢?
确实,新A4L在空气动力学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其风阻系数Cd值仅为0.23,这一成绩甚至超越了海外版上代奥迪A4的0.27和现款奔驰C级的0.24。然而,尽管新A4L在多数方面都表现出色,但仍有改进的空间。与海外版相比,其底盘后部护板的缺失显得有些遗憾。
当然,上述结论是在与海外版全新奥迪A4的2.0TDI柴油车型进行对比后得出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排气尾部消声器的设计可能有所不同,这可能解释了为何新A4L未安装后底护板的情况。
除了空气动力学方面的优化,全新奥迪A4L的底盘还展现出其他值得关注的亮点。在线材保护和轮胎方面,该车均达到了同级车的上乘水准。然而,在油箱保护方面,其表现则显得稍显不足,有待进一步提升。
6.编辑点评:
在同级国产车型中,奥迪A4L以其率先加长的设计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此次换代,研发团队并未对车身外观进行大幅改动,而是着重于悬架结构的升级。此外,全新平台的运用也带来了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的诸多改进,共同构成了这次换代的亮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