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泰汽车深陷泥潭:年销14辆背后的治理危机与生存困局
2025年5月21日,众泰汽车(000980.SZ)接连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与投资者质问,将这家曾以“保时泰”闻名的车企推上风口浪尖。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仅售出14辆车,亏损10亿元,而董监高薪酬却逆势增长61%至955万元。这场“零产量、高亏损、涨薪门”交织的危机,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淘汰赛中的残酷现实。
一、财务黑洞与监管警示:信披违规暴露治理痼疾
浙江证监局5月16日披露的警示函直指众泰汽车核心问题:2021-2024年半年度财务数据存在重大差错。追溯调整后,其2024年净资产仅剩2.35亿元,同比暴跌81%,资产负债率攀升至96.1%,速动比率低至0.54,短期偿债能力濒临枯竭。更讽刺的是,在财务数据“失真”期间,公司仍向7名现任及前任高管发放百万年薪,董事长胡泽宇独揽196.59万元,远超研发团队全年投入。
二、业务停摆与技术断代:从“山寨之王”到行业弃子
众泰的整车业务已实质瘫痪:2024年产量为零,库存336辆中仅售出14辆,同比暴跌98.7%。其收入主要依赖汽车钣金件、钢木门等低附加值业务,2024年这两项业务收入分别下降7.04%和13.47%。研发体系更是全面崩塌——研发费用从2023年的9784万元骤降至570万元,研发人员从161人腰斩至81人,核心车型T300的技术图纸仍停留在7年前。汽车分析师张翔指出:“众泰既无智能驾驶布局,也无电动化平台,复产车型在2025年市场毫无竞争力。”
三、薪酬倒挂与信任危机:600万研发vs.955万高管薪酬
在技术投入断崖式下跌的背景下,众泰高管薪酬却创下新高。2024年董监高薪酬总额达954.91万元,相当于研发投入的16.7倍。这种“穷公司富高管”的畸形结构引发投资者愤怒:“高管躺平却领百万年薪,这是对8.4万股东权益的践踏!”更严峻的是,公司自2019年起连续六年亏损,累计债务超百亿,2024年利息支出就吞噬1.3亿元,而深商控股2021年注入的20亿资金早已消耗殆尽。
四、突围困局与生死时速:资质优势难抵时代洪流
尽管众泰手握新能源生产资质这张“最后的底牌”,但其复苏计划充满矛盾:宣称2025年将复产T300车型并启动多款新车研发,但研发预算仅570万元尚不足行业龙头单款车型研发费的0.1%。分析师万春雷直言:“众泰要重建供应链至少需50亿资金,而当前股价2-3元、市值不足15亿的现状,让资本望而却步。”海外市场拓展同样举步维艰,2023年发布的“首款新能源车”至今未见量产。
多维起点:淘汰赛中的警示样本
众泰汽车的崩塌轨迹,堪称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反面教材。当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突进时,其管理层仍沉迷于资本运作与短期套利,最终导致技术断代、信誉崩盘。正如投资者在互动平台的质问:“当蔚来砸200亿研发NT3.0平台、小米SU7订单破10万时,众泰的‘中长期规划’难道只是PPT造车?”这家曾年销33万辆的车企,如今留给市场的,或许只剩下一声关于公司治理与产业变革的沉重警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