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奕派双车增长乏力,销量瓶颈显现,品牌攻势明显放缓

说起最近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那真是一天一个样,热闹得跟过年似的。

各大车企都卯足了劲儿,新车、新技术、新价格,一波接一波地往外推,消费者看得眼花缭乱,车企们自己也是压力山大。

在这么一个竞争已经不能用“激烈”来形容,得用“惨烈”才算贴切的环境里,一个新品牌想要站稳脚跟,那可真不是件容易事。

东风奕派双车增长乏力,销量瓶颈显现,品牌攻势明显放缓-有驾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东风旗下的新能源品牌——东风奕派。

这个品牌在去年刚出来的时候,势头很猛,大家都觉得它可能是东风在新能源领域的一张王牌,可进入2025年之后,情况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增长的脚步慢了下来,甚至连带着品牌发展的负责人也换了人。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妨一起来捋一捋。

时间回到2024年,东风奕派带着它的第一款车eπ007正式登场。

这款车定位很明确,就是主打一个“性价比”,用一个相对亲民的价格,给消费者提供中大型轿车的体验。

当时15.96万元起的售价一公布,确实在市场上激起了不小的水花。

效果也是立竿见影,销量从刚开始的一个月一千多辆,蹭蹭地往上涨,到了去年10月份,单月销量已经接近四千辆。

紧接着,第二款车,主打家庭用户的SUV车型eπ008也在去年6月份上市,同样走了高性价比的路子,上市后没多久,月销量也很快突破了三千辆。

两款车双管齐下,让东风奕派这个新品牌在去年10月份的时候,零售销量加起来突破了七千辆,这对于一个刚诞生不久的品牌来说,算得上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开局了。

当时,品牌的负责人余飞也是信心满满,公开表示eπ007和eπ008这两款车都有成为“爆款”的潜力,而他心中的爆款标准,是月销量要超过一万辆。

然而,市场的风云变幻总是比计划来得更快。

东风奕派双车增长乏力,销量瓶颈显现,品牌攻势明显放缓-有驾

进入2025年,东风奕派的增长势头明显地踩了刹车。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今年上半年,东风奕派每个月的零售销量基本上是在三四千辆的水平徘徊,最好的3月份卖了五千多辆,但之后又回落了。

整个上半年算下来,总共卖了大约2.5万辆车。

这个成绩,如果放在一个新品牌的起步期,还算说得过去,但问题是,这样的销量水平,东风奕派在去年就已经达到过了。

这意味着,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品牌并没有实现大家所期待的持续增长,反而是陷入了一个销量的瓶颈期。

年初,东风集团给新能源定下了一百万辆的宏大目标,东风奕派作为主力之一,自己也定下了力争20万辆的目标。

可半年过去了,目标完成率只有12.5%,这个差距可以说是相当大了。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为什么去年还势如破竹的东风奕派,今年就有点后劲不足了?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市场竞争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以前,你靠“性价比”这把刷子,或许还能闯出一片天,但现在,整个新能源车市场都在打“价格战”,几乎所有品牌都在强调性价比,你便宜,有人比你更便宜,你配置高,有人敢给得更高。

东风奕派最初的优势,在越来越“卷”的市场里,被快速稀释了。

东风奕派双车增长乏力,销量瓶颈显现,品牌攻势明显放缓-有驾

一个最生动也最有点戏剧性的例子,来自于东风集团的“自家人”——东风日产。

今年4月底,东风日产推出了一款名为N7的新能源车。

很多人一看,觉得这车跟东风奕派的eπ007长得挺像,甚至有人开玩笑说是“换了个壳”。

但关键在于价格,日产N7的起售价直接定在了11.99万元,比eπ007的纯电版入门款还要低。

这一下,就给eπ007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结果也很明显,日产N7上市后销量一路高歌猛进,从第一个月的几百辆,到第三个月就突破了六千辆,很快就超过了eπ007的销量。

面对这种局面,东风奕派也紧急采取了行动,在5月份推出了新款的eπ007,升级了配置,并且把起售价也降到了11.59万元起,试图用更低的价格来挽回局面。

但从后来的销量来看,这一招的效果比较有限,并没有带来爆发式的增长。

这件事很清楚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在今天的市场上,单靠降价和堆配置的“性价比”策略,已经很难成为一个品牌长久取胜的法宝了。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了另一款车eπ008身上。

虽然它本身的产品力在同价位里算是不错的,但它所处的市场区间,竞争对手同样强大。

东风奕派双车增长乏力,销量瓶颈显现,品牌攻势明显放缓-有驾

比如比亚迪的唐系列,还有像零跑C16这样同样主打性价比的车型,都在分食着市场蛋糕。

在这些已经建立了良好口碑和庞大用户基础的对手面前,eπ008想要进一步扩大销量,难度非常大。

面对销量增长乏力的困境,东风集团内部也开始寻求变革。

今年6月底,东风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将旗下的东风风神、东风奕派和东风纳米这三个自主品牌进行整合,统一归到新成立的“奕派科技”公司旗下。

这个举动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把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整合资源,攥成一个拳头去参与市场竞争。

这本来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就在整合刚刚开始不到一个月,东风奕派的“一把手”余飞宣布因个人原因离职。

虽然官方说法是个人规划,但在外界看来,这很难不与品牌今年以来不尽如人意的业绩表现联系起来。

平心而论,余飞在任期间,带领东风奕派从无到有,成功推出了两款产品并让它们在市场上获得了初步的认可,为品牌打下了基础,这是有目共睹的功劳。

但是,在品牌需要从“活下来”进入到“跑起来”的第二阶段时,面对更加白热化的竞争,现有的策略没能推动销量实现新的突破,这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现在,新的负责人还没有公布,但可以预见的是,接任者肩上的担子绝对不轻。

更具挑战性的是,根据东风奕派之前公布的产品规划,今年内并没有全新的车型推出,主要还是对现有车型的改款升级。

那张备受期待的、与华为合作开发的“王牌”新车,也要等到2026年才能与大家见面。

这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关键时期,新任负责人手里能打的牌非常有限,必须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想办法找到新的突破口,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这不仅考验着个人的营销智慧和策略,也考验着整个东风自主板块的体系能力和应变速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