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铁西区工厂门口的招牌被工人缓缓卸下,“沈阳航天三菱”六个大字消失,新名字“沈阳国擎动力”冷冰冰地挂了上去。 这意味着最后一台三菱发动机下线后,这个曾养活半个中国车企的日本巨头,连“心脏”都被摘走了。
三菱的“中国徒弟”们,当年全靠它喂饭
时间倒回1997年。 沈阳郊外荒地上,中国航天汽车和三菱合资建起发动机厂。 流水线上轰鸣的4G6发动机,立刻成了国产车的“救命稻草”。
长城皮卡装上它,终于不再半路熄火;比亚迪F3塞进它,才敢喊出“国民家轿”的口号。 疯狂时,全国十台国产车里,四台跳动着三菱的“心脏”。
就连五菱神车的前身,柳州微型车厂,最早也是靠三菱手把手教造面包车。 老师傅们回忆:“当时国产螺丝拧三圈就滑丝,三菱派人带着扭矩扳手来,逼我们按标准拧五圈半。 ”
帕杰罗的黄金时代
当发动机厂日夜赶工时,另一款车正封神。 90年代进口的帕杰罗V31,方盒子车身配超选四驱,暴雨天能蹚过齐腰深水坑。 某省公安厅一次采购300台,车头警灯一装,老百姓见了自动让道。 长沙老板陈建国花68万抢到首批车,开去夜总会时“比现在开劳斯莱斯还威风”。
长丰汽车趁机国产化帕杰罗,改名“猎豹黑金刚”。 工地老板们最爱它的铁皮保险杠,“撞塌砖墙都不用补漆”。 2003年非典期间,这款车月销5000台,4S店销售笑称:“恐慌? 不存在的,客户戴着口罩来抢车! ”
欧蓝德爆火,埋下致命雷
2012年广汽三菱成立,首款国产欧蓝德把价格砍到16万。 4S店摆出“买发动机送车”的横幅,宝妈们冲着七座大空间疯狂下单。 2018年长沙工厂彻夜赶工,14.4万辆的年销量把三菱送上“日系SUV老二”宝座。
危机早已潜伏,展厅里最显眼的欧蓝德,内饰塑料感堪比出租车,中控屏卡得像十年前的MP4。 销售私下吐槽:“这车2014年就这模样,到2022年连油门踏板都没改过! ”
新能源战场上,三菱连子弹都没有
当比亚迪海豹带着刀片电池杀来时,三菱的电动车还在纸上谈兵。 2022年匆忙推出的阿图柯,被扒出是广汽埃安V的换标车。 销售顾问王琳记得:“客户一问三电技术,我就冒冷汗,续航520公里卖20万,隔壁埃安同样配置便宜4万,还送充电桩。 ”结果首月全国只卖出9台。
2023年长沙生产线彻底停摆,库存车堆满停车场。 工人们目睹刚建成的焊装车间,被广汽埃安拆掉改造成电池车间。 老员工李师傅苦笑:“以前我们装三菱发动机,现在给埃安拧电池包螺丝。 ”
最后的心脏手术:1元卖掉工厂
沈阳发动机厂的结局更像一场黑色幽默。 2024年财报显示,这个昔日的“利润奶牛”净亏6252万,流水线开工率不到两成。 当三菱宣布撤资时,接盘的北京企业掏出1元钱,不是砍价,是走程序必须付的象征价。
拆除旧设备那天,工人在仓库角落发现一箱生锈的4G63发动机活塞。 这是当年EVO神车的同款配件,如今和废铁一起进了熔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