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在聊新能源车,好像现在买车不带个电字儿,都跟不上时代了。
电视上、手机里,到处都是电动车的广告,续航多长、充电多快、多么智能。
这股风刮得这么大,让人感觉传统的燃油车,尤其是那些个头大、油耗高的中大型SUV,是不是快要没人要了?
可你要是真这么想,那可就看走眼了。
咱们来看看最新出炉的六月份销量数据,你就会发现,事实跟想象的还真不太一样。
那些烧油的“大家伙”们,不仅活得好好的,有些甚至卖得比以前还火。
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消费者的钱都花到哪儿去了,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说道说道。
先看最头部的这几位,简直就是一场豪华品牌的个人秀。
排在第一名的,是宝马X5。
这车一个月卖了6071台,这个数字是什么水平呢?
就是它自己一台车的销量,快赶上第二名大众途昂(3459台)的两倍了。
很多人可能会纳闷,现在经济环境不算特别好,怎么一台六七十万的车,还跟不要钱似的抢?
这事儿其实不难理解。
首先,宝马X5自从在国内生产之后,价格确实比以前进口的时候亲民了不少,原来可能需要踮着脚才能够着的车,现在很多中产家庭咬咬牙也能够得上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对于很多买这个价位车的人来说,他们买的早就不单单是一辆车了,更像是一张社交名片。
开一台宝马X5出门,不管去谈生意还是参加聚会,它都能默默地帮你表达一种信息:我的经济实力还不错,生活品质有保障。
这种品牌带来的附加值,或者说“面子”,是很多新兴品牌暂时还无法提供的。
紧随其后的,是雷克萨斯RX和奔驰GLE,这两位也都是老牌豪华劲旅了。
雷克萨斯RX卖了2884台,是日系豪华品牌里最争气的一个。
喜欢它的人,看中的是它那种低调的豪华感,做工精致,开起来安安静静,用起来还特别省心,故障率低是出了名的。
这正好就对上了那部分注重生活品质,不喜欢张扬,追求安稳舒适的消费者的胃口。
而奔驰GLE呢,卖了2416台,它的形象就更传统一些,那个三叉星辉的标志往那一摆,就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商务接待显得稳重,家用也足够气派。
所以你看,这些排在前面的豪华车,它们卖的不仅仅是车本身的功能,更多的是品牌多年积累下来的形象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再往下看,还有两个很有意思的角色,就是路虎卫士和路虎揽胜。
这两台车都是纯进口,价格更贵,一个卖了1488台,一个卖了1232台,市场需求依然非常旺盛。
按理说,买这种硬派越野车的人,应该是要去翻山越岭的,但实际上,绝大多数车主可能一年也走不了一次烂路。
那他们为什么还要买呢?
因为这两台车卖的是一种梦想,一种“虽然我每天都在城市里堵车,但我随时可以去征服星辰大海”的感觉。
这种精神上的满足感,对于有钱人来说,是花多少钱都值得的。
所以说,销量榜的顶端,其实是富裕阶层消费观念的一个缩影,他们更愿意为品牌、为身份、为情怀买单。
说完了这些“有钱人的玩具”,我们再来看看普通品牌是怎么在夹缝中生存的。
大众途昂能拿到第二名的好成绩,就非常能说明问题。
它不像宝马奔驰那样有那么强的豪华光环,但它有自己的制胜法宝,那就是实实在在的“大”和“划算”。
在三十多万这个价位,大众给了你一台尺寸上几乎不输宝马X5的巨无霸。
后排空间宽敞到可以轻松跷二郎腿,坐满一家七口人也不嫌挤。
对于很多中国家庭来说,上有老下有小,逢年过节走亲访友,一台大空间的SUV是刚需。
途昂正好就满足了这一点,再加上大众这个品牌在国内几十年来积累下的口碑,让它成了这个级别里最务实、最接地气的选择。
和它情况类似的还有大众的另一款车揽巡,卖了2473台,这两兄弟联手,用“大空间+合理价格”的策略,稳稳地守住了自己的一片天。
接下来,我们必须把目光转向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
这次榜单上,国产车的表现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最让人振奋的,是哈弗H9,一个月卖了1232台,排在第11名,销量居然和身价百万的路虎揽胜一模一样,这可以说是国产硬派越野车的一次巨大成功。
哈弗H9的定位非常清晰,它不去和宝马比豪华,也不去和途昂比家用,而是专心致志地做“老百姓能买得起的越野车”。
用不到三十万的价格,提供了非常强悍的越野性能,对于那些真心喜欢玩车、喜欢户外穿越,但预算又没那么高的消费者来说,哈弗H9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
同样走这条路的,还有长城的坦克系列,比如坦克400也卖了549台,它们用更具个性的设计和强大的性能,正在一步步地改变大家对国产越野车的印象。
不过,有表现好的,自然也有暂时遇到困难的。
比如东风日产寄予厚望的新车探陆,这次销量就没能进入前十,连一千台都没卖到。
按理说,探陆这车产品力并不差,空间够大,日产标志性的“大沙发”座椅坐着也舒服,非常适合家用。
但它的问题在于,定位有些尴尬。
往上看,论品牌豪华感,它比不过宝马、奔驰;往下看,论性价比和尺寸,又有大众途昂这样的强敌。
论特色,又不像哈弗H9那样在越野领域有鲜明的标签。
这就好比一个学生,每门功课都能考八十分,不差,但在一个尖子生云集的考场里,就显得不够突出了。
领克09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虽然有沃尔沃的技术支持,用料和设计也都很用心,但作为一个年轻的中国高端品牌,想让消费者掏出三十多万来买单,确实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积累口碑和市场的信任。
总的来看,这份六月份的中大型燃油SUV销量榜单,清晰地告诉我们,即便在新能源浪潮下,这个市场依然有它自己的生存法则。
消费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一部分人追求顶级的品牌和身份象征,愿意为此一掷千金;另一部分人则回归到最朴素的实用主义,谁的空间大、谁的价格实惠就选谁;还有一部分人,则在寻找能够彰显个性的乐趣,硬派越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而对于我们的国产品牌来说,与其在最主流、竞争最激烈的市场里和强大的合资品牌硬碰硬,不如先找准一个细分领域,像哈弗和坦克那样,把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做到极致,先站稳脚跟,再图发展,这或许是一条更加明智的道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