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兴趣弯道超车,我们只想直接掀桌子

最近刷手机,总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好像一夜之间,马路上的国产新能源车,多得跟共享单车似的,尤其是一到充电站,那场面,乌泱泱一片绿牌,不知道的还以为进了哪个网约车公司的年会现场。

这种肌肉记忆式的冲击,比任何宏观数据都来得真实。

直到看到一组数据,说我们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了。我才反应过来,这事儿已经不是什么“弯道超车”的客气话了,这根本就是把原来的赛道给炸了,然后自己修了条F1赛道,再顺手把裁判、观众和卖爆米花的都换成了自己人。

很多人聊这事儿,总喜欢把功劳归给某几个天才产品经理,或者某个神来之笔的设计。

我们没兴趣弯道超车,我们只想直接掀桌子-有驾

格局小了,朋友。

把一个行业从零干到世界第一,靠的从来不是一两个人的灵光一闪,而是一整套堪称变态的工业体系,用降维打击的方式,把老玩家们按在地上摩擦。

这套体系的牛逼之处在于,它解决了一个终极问题:凭什么你行?

在燃油车的时代,我们为什么一直被动?因为话语权在别人手里。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三大件”是人家的百年祖传手艺,就像可口可乐的配方,你抄都抄不明白。你在人家制定的规则里玩,最多就是个优秀陪练,想当拳王?门儿都没有。

但新能源车不一样,它直接把桌子掀了。

传统汽车的核心是什么?是精密机械。而新能源车的核心是什么?电池、电机、电控,外加一个智能座舱。这本质上就是一个装了四个轮子的大号手机。

比机械精密,我们可能需要时间追赶。

但要比起做手机和搞基建,地球上有一个算一个,都得管我们叫声大哥。

这就叫换赛道。你还在研究马术,我已经开上坦克了,咱俩玩的根本不是一个游戏。

这个逻辑的起点,是中国近乎疯狂的产业链垂直整合。

咱们拿比亚迪这种公司举例子,它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车企了。它自己搞电池,自己搞电机,自己搞芯片,甚至连上游的锂矿都要掺和一脚。这叫什么?这叫“从矿场到你家车库”的一条龙服务。

这就好比你开一家饭馆,不仅自己炒菜,还自己种菜、自己养猪、自己磨面粉,顺便还把厨子培训学校和餐具厂给包圆了。

这种玩法的好处是什么?

第一,成本控制到了极致。中间商赚差价?不存在的,因为中间商就是我自己。当你的对手还在为一颗芯片跟供应商扯皮的时候,你的芯片已经从隔壁车间拉过来了。

我们没兴趣弯道超车,我们只想直接掀桌子-有驾

第二,迭代速度快到飞起。市场想要什么,我立刻就能调整。今天用户吐槽车机卡,我连夜就能叫来软件工程师和硬件工程师开会,明天OTA升级包就给你推过来了。这种打法,突出一个“快种快收”,传统车企那套以“年”为单位的开发周期,在这种闪电战面前,慢得像是在做手工耿。

所以你看,当日本媒体还在惊叹中国有6000多家“绿色工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持续降低的时候,他们其实没看懂问题的本质。

这不是简单的节能减排,这是工业血脉被打通之后,效率全面飞升的结果。我们的强大,不是某个单点的突破,而是整个面的碾压。

当这个强大到变态的工业体系开始发力,它最终会物化成一个具体的“产品”,一个让你无法拒绝的、堆料堆到夸张的“怪物”。

我们没兴趣弯道超车,我们只想直接掀桌子-有驾

就拿最近聊得比较多的那个腾势N9来说,这车简直就是中国汽车工业“内卷文化”的终极体现。

你仔细看它的配置单,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它不是在满足需求,它是在创造需求,甚至是在“过度”满足。

百公里加速3秒级,纯电续航200公里以上,综合续航1300公里。

这些数据,放在几年前,你觉得是超跑才有的待遇。现在,一台家用SUV直接拍你脸上。

这背后是什么?是电池技术、混动技术已经成熟到可以“白菜化”了。当一个高精尖技术可以被大规模量产,它的成本就会被打下来,然后就可以毫无压力地武装到每一台车上。

我们没兴趣弯道超车,我们只想直接掀桌子-有驾

更魔幻的是那些“黑科技”。什么后轮转向、原地掉头、智能蟹行……这些功能,说实话,你一年可能也用不上几次。

那车企为什么还要拼了命地往上堆?

他们在秀肌肉。

我们没兴趣弯道超车,我们只想直接掀桌子-有驾

他们在用一种极其嚣张的方式告诉你:你看,这些以前在百万级豪车上才有的功能,我现在不但有,而且做得更好,价格还只是你的一半。

这已经不是造车了,这是在给一个四轮机器人塞满KTV、游戏厅和军火库,然后用一个你无法拒绝的价格卖给你。

这套逻辑,就是典型的“半佛式商战”:我可能在品牌沉淀上不如你,但我可以用极致的性价比和越级的功能,把你打到生活不能自理。就像一场拳击比赛,比的不是谁的拳法更优雅,而是谁更会抓节奏,在对手喘气的功夫,一记闷拳直接KO。

我们没兴趣弯道超车,我们只想直接掀桌子-有驾
我们没兴趣弯道超车,我们只想直接掀桌子-有驾

传统豪华品牌,过去卖的是什么?是品牌溢价,是历史故事,是“三叉星”或“蓝天白云”标带来的社交价值。

但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吃这一套了。

他们想要什么?要面子。要里子。要一种我全都要的霸道。

然后呢?中国的车企就把冰箱彩电大沙发,连带无人机起降坪都给你塞进去了,直接把服务喂到嘴里。

你以为这就是全部了?不,这只是上半场。

下半场,是智能化和生态的竞争。

我们没兴趣弯道超车,我们只想直接掀桌子-有驾

当车子本身已经卷无可卷的时候,竞争的维度就上升了。车,不再是一个交通工具,而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谁能提供更聪明的自动驾驶,更无缝的人机交互,更丰富的应用生态,谁才能赢得未来。

而这,恰恰又是我们的优势领域。得益于庞大的用户数据和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经验,我们的车机系统和智能驾驶算法,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化。

所以,你看懂了吗?

从宏观的产业政策引导,到中观的产业链垂直整合,再到微观的产品力极致内卷,这是一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巨大战略。

每一个环节,都在为最终的胜利添砖加瓦。对手看着我们新能源车的崛起,可能觉得是“瞎积薄发”,是靠着补贴和市场保护。他们没意识到,在我们喊出“换道超车”口号的时候,地基就已经打到地核了。

现在,我们看到的每一辆在街上飞驰的国产新能源车,都不是一台孤零零的工业品。

它背后,站着的是宁德时代的电池工厂,是华为的智能座舱方案,是无数个日夜赶工的工程师,是整个国家意志推动下的工业巨轮。

这已经不是一场关于汽车的战争了。

这是一场关于国运的战争。

而我们,正在赢。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