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岚图汽车赴港上市,老实讲,这事儿一出来,圈里可是炸了锅——你是不是也想问,这家公司到底凭什么能引得资本那么上心,还让一票自家人和吃瓜群众都念叨着未来新能源市场要变天了?
恐怕你在街头都能听到有人把“岚图”挂嘴边,说它要挑战特斯拉、瞄准宝马,架势比隔壁小区刚入手新车的老王还要大,怎么看都像是准备干一票大的。
但细看看这个事,一家央国企背景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大手一挥直接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这步棋,棋盘搅动得可不只是自家那点风景。
这一波,不止是想在国内继续“卷”,更像是宣示,老子要到国际市场去争霸了——全场都等着看它能不能把中国自主品牌的高端标签重新钉在地图上。
你有没有发现,自从岚图在产品线和技术底蕴上拼了命地“上头条”,不少人开始热议:这次是资本助力,还是自家实力“硬上”?从高端MPV到旗舰SUV,再到那款“有点叫座”的豪华轿车,岚图的“三大金刚”已经初步排兵布阵,算是把主流市场都圈了一遍。
有意思的是,它家说未来要再推6到9款新车型,市场估摸着快要被他们“合围”了,感觉就像吃火锅时一口气点了八道菜,荤素满配,不给对手留个空隙。
可话说回来,大家心里都在刺挠——这公司是真实力派,还是营销做得六?
说到技术底气,坊间形容岚图是“科技黑马”,底下跑的不是小马驹,而是一头“鲲”——鲲鹏智驾辅助系统、岚海三动力架构,听着名字就能让理工男心头一抖,仿佛每个部件都是智能加持、全域升级。
就拿800V智能超混技术来说吧,这玩意不仅让续航里程直接拉满,纯电能跑出360到410公里,综合续航喀的一下窜到1400公里,充电速度更是快得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还活在燃油车时代——12分钟填到80%,前脚刚拿咖啡,后脚就能出门,谁还忧心电量?
不止这些,岚图自研的鲲鹏系统也不是一摆设。
不管是城区拥堵还是地下车库,辅助驾驶实打实地给你做到了全场景覆盖,在安全智能体验上也算是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有华为这位“大哥”加入联盟,智能座舱、驾驶互联、顶级算法全都不只是挂在宣传海报上的金句,而是真刀真枪在产品中落地。
看来这位“国家队”也明白,时代玩的是“自研+联手”,技术壁垒不只靠闭门造车,更要学会“朋友圈赋能”。
专利数也让人有些咂舌,一千五百多项已经批下来的专利,接近五千项还在跑流程。
这数据不是拍脑袋的,够别人吹好几年,公司研究底蕴厚得像北京秋天的落叶,不断铺开,谁来都能踩出新路子。
有人说,有产品但没销量就等于耍流氓,岚图的“三旗舰”阵容倒是把这个梗彻底拆了。
岚图梦想家,这台高端新能源MPV,2024年就卖出去4.7万辆,直接冲进细分市场亚军,这速度要是放在手机圈就是“秒杀机皇”。
细嚼销量,每季度复合增长率飙到21.3%,又一波赶超传统外资品牌,想当初进口MPV那高高在上的样子,如今都快成“客串角色”了。
搞笑的是,2026款梦想家上市不过18小时,就定了10000台,这数字甚至能让全国的4S店都忙疯一阵。
SUV方面,岚图泰山大六座选手也是实力存在,动力翻新、智能系统加码,成了行业顶级水平的排头兵。
从全球首秀开始就把那些年在高端新能源SUV领域的“空白”填得密不透风,外面想抢个“出镜机会”都得掂量掂量。
轿车呢?追光L被粉丝叫做“新时代旗舰”,硬件猛得像动画片里的升级装备——800V智能超混、大电池、华为智驾加身,几乎将长续航、高智能、豪华体验一锅端,弄出了同类竞争里独一份的景象。
市场那张大饼,被“三旗舰”大刀切了好几份,岚图的产品线盘得这么开,不仅自己餐桌上坐得满满的,也把对手逼到了“思考人生”的墙角。
你以为市场噱头做得好业绩就能跟着水涨船高?真不见得,但岚图确实用数据把“风口”坐了实。
2022年卖了1.94万辆,2024年涨到8.01万辆,年复合增长率破百,硬核得像是在开外挂。
2025年前七个月又拿下6.67万辆,堪称“高歌猛进”。
再说收入,2022年的60亿撑门面,到2024年猛涨到193亿,2025年前七月就刷到158亿。
毛利率也跟着蹦——从8.3%窜到21.0%,后面还加了一点小幅度。
最关键,2024年季节性的盈利终于实现,在2025年持续“回血”,这节奏不止是冲量,连底盘都稳得住,经营韧性看着比健身房私教还扎实。
未来怎么规划,岚图也没含糊,年底想把国内线下触点扩到1000家,覆盖到200多个城市,几乎一眼能看到“全面开花”的世界地图。
国际市场方面,“说走就走”式的全新布局,瞄准欧洲、中东、中亚等国际板块。
持续深化、加速全球化,意图很明显,不只是满足国内用户那点儿胃口,全世界都想“尝尝鲜”。
你有没有突然意识到,这牌子已不再是那个躲在自家院子里琢磨新技术的小玩家,分分钟就能成为中国汽车出海故事里的“排头兵”。
背景讲究得很,一家央国企挂名的高端新能源车企,之前也许有人担心它会不会被体制束缚。
但这几年下来,岚图用实际行动刷出了圈层突破——专利、产品、销量、盈利、出海,都没掉链子。
而且借着资本市场的东风去港股上市,不只是为自己加分,更在敲打世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高端局”已不是外人专属,咱们“自己人”照样能跃马扬鞭。
大家也都盯着,岚图能否顺利成为“央国企高端新能源第一品牌”,这不是嘴上说说,是要看它能不能带一众中国汽车杀进国际头部阵容。
或者说,它的试水——从产品研发、经营策略到市场运营和全球布局——其实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转型路上的一个“整顿旗鼓”案例,给后来者上了一课:底气得硬,技术要靠得住,口碑得真、数据得靓、市场得开。
你说接下来会不会有更多自主品牌跟进?八成会。
毕竟大家都想尝尝“资本助力+硬核创新+全球扩张”的滋味,谁都不肯在新时代里做那个看热闹的小角色。
话说岚图现在是国内新能源市场的领军者,以后是不是能成全球那块牌子的顶流?可能要看它怎么在出海路上“翻山过海”,是不是能把自己的技术、品牌、服务和国际用户的需求做上那张长桌。
但不管怎样,这一次港股上市给了它一个通行证,也让市场玩家都不得不重新调整打法。
风口里,机会和风险并存。
岚图能否保证自己的持续成长和全球扩张,谁也不敢拍胸脯说“稳赢”。
但这波操作,无疑点燃了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的“后浪效应”。
资本盯着,技术卷着,市场挑着,谁能杀出重围,谁就能喝到头啖汤。
说到这,你怎么看岚图这场港股赴市大戏?你会为“中国品牌高端化”站定吗?你的下一辆车会选“岚图”吗?欢迎留言聊聊你的看法!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