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们来聊聊那台在九十年代街头独树一帜的丰田车,很多人管它叫“大霸王”或者“子弹头”,它的学名叫普瑞维亚(Previa)。
现在提起多功能商务车,也就是MPV,大家脑子里能蹦出好多名字,从别克GL8到丰田自家的埃尔法、赛那,还有咱们国产的各种新能源MPV,选择非常多。
但是在三十多年前,MPV这个市场还远没有今天这么热闹,当时的车大多还都是方方正正的,讲究一个稳重。
就在那个时候,丰田突然推出了一款车,它的外形圆滚滚的,像一颗巨大的鸡蛋,一下子就颠覆了所有人对这类车型的认知。
很多人当时第一次见到它,心里肯定都会冒出个问号:这车怎么长得这么奇怪?
车头去哪了?
这到底是怎么设计出来的?
其实,它这个奇特的外观背后,藏着一套在当时看来非常大胆,甚至有点“不正常”的机械设计理念,也正是这套理念,让它成了汽车历史上一个难以复制的经典。
咱们得先弄明白一个事,初代大霸王之所以长成一个“蛋”,并不是设计师单纯为了好看或者博眼球,恰恰相反,是它的内在结构决定了它只能是这个样子。
问题的核心,在于它的发动机放的位置。
我们平时开的绝大多数汽车,发动机都放在车头前面的发动机舱里,这叫前置发动机。
而一些高性能的跑车,为了追求更好的操控平衡,会把发动机放在驾驶座的后面,车子的中间位置,这叫中置发动机。
丰田的工程师当时就琢磨,MPV这种车又高又大,重心高,开起来晃晃悠悠的,转弯侧倾也大,坐着不舒服,开着也没信心。
怎么才能让这么大一台车开起来像小轿车一样稳当呢?
他们想到了一个非常极端的办法:把跑车的“中置发动机”布局搬到这台家用MPV上来。
于是,他们真的就这么干了。
他们把一台2.4升的四缸发动机,不是竖着,而是几乎是平躺着,以一个很大的倾斜角度,塞到了前排驾驶座和副驾座的正下方。
这样一来,全车最重的部件——发动机,就正好位于整台车的几何中心。
这么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让车辆的前后重量分配达到了近乎完美的50:50,这是很多轿车都梦寐以求的黄金比例。
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大霸王虽然看起来高,但重心极低,开起来异常平稳,高速行驶时紧贴地面,过弯时车身姿态也控制得很好,完全没有同尺寸车型那种忽忽悠悠的感觉。
再加上那个年代在MPV上还很稀罕的四轮独立悬挂,可以说,丰田为了追求操控性,在这台车上是下了血本的。
但这种设计也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首先就是外观,既然发动机已经不在车头了,那传统的长长的发动机舱自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所以设计师干脆就把车头做成了一个非常短小、倾斜度很大的造型,和巨大的弧形前挡风玻璃融为一体,最终形成了我们看到的那个光滑流畅的“蛋形”车身。
其次,就是维修保养的麻烦。
你想想看,发动机藏在座椅底下,平时想检查一下机油、换个火花塞什么的,修理师傅就得先把前排座椅拆掉,再掀开地毯和隔音层,打开一个盖子才能接触到发动机。
这个过程费时费力,维修保养的工时费自然也就比普通车贵了不少。
为了极致的驾驶感受,牺牲了日常的便利性,这也是它后来备受争议的一点。
更有意思的是,发动机中置还引出了另一个技术难题。
我们知道,车上的空调压缩机、发电机、助力泵这些零件,都是需要发动机通过皮带带动的。
现在发动机跑到车中间去了,可这些零件很多还得待在车头工作,这可怎么办?
丰田的工程师又想出了一个堪称奇葩的解决方案。
他们在空空如也的车头里,安装了一套独立的附件驱动系统,然后从车身中部的发动机引出一根长长的传动轴,像一根连接线一样,把动力传输到车头,再由车头的这套系统去带动那些附件运转。
这套复杂的机械结构在整个汽车工业史上都非常罕见,它再次证明了丰田为了实现中置布局这个目标,可以说是“一条道走到黑”,不计成本地去解决它带来的所有衍生问题。
当然,这种不计成本的投入,也给车内的乘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正是因为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位置非常特殊,初代大霸王的驾驶舱和乘客舱的地板可以做到几乎全平,中间没有像普通汽车那样高高鼓起的通道。
这就创造出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功能——“中央走廊”。
坐在前排的家长,可以不用下车,直接转身就能走到后排去照顾孩子,这种便利性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
车内的座椅布局是2+2+3,第二排是两个独立的“老板椅”,非常宽大舒适,可以旋转,让后排乘客面对面交流。
第三排座椅在不用的时候,可以向两边折叠起来挂在车窗下,从而形成一个非常规整的巨大后备箱空间。
坐在这样一台车里,透过宽大的车窗,感受着通透平坦的空间,确实会让人产生一种坐进未来太空舱的错觉。
然而,就是这样一台技术上如此超前、设计上如此独特的车,在市场上的表现却并没有达到丰田的预期。
它虽然赢得了一片叫好声,但真正愿意为它买单的家庭却不算多。
原因很简单,它太复杂,也太贵了。
它的竞争对手,比如本田的奥德赛,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奥德赛基于雅阁轿车的平台开发,采用了最常规的前置前驱布局,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成本低,维修保养也和普通轿车一样方便。
虽然奥德赛开起来可能没有大霸王那么稳,但它同样提供了巨大的内部空间和灵活的座椅变化,而且价格便宜得多。
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买一台MPV首先考虑的是实用、省心和经济性,本田奥德赛显然更符合这些需求。
所以,初代大霸王的故事,更像是一个“偏科”的天才,它在机械操控和空间创意上拿了满分,但在成本控制和日常实用性这些科目上却丢了分。
它虽然没有成为市场上的绝对赢家,但它的出现,确实给整个MPV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让人们看到了家用汽车原来还可以有这么多的可能性。
它的很多设计理念,比如对车内空间利用的极致追求,对乘坐舒适性的高度重视,都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MPV车型。
如今回头再看,我们或许会觉得它的一些设计过于执拗,但在那个时代,正是这种不妥协的创新精神,才推动了汽车工业的进步。
而有趣的是,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看到国内的各种新能源MPV,利用纯电平台天生没有发动机和变速箱的优势,轻松实现了全平的地板、更灵活的空间布局以及更智能舒适的座舱体验时,仿佛能看到初代大霸王当年的那个梦想,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被实现和超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