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陈震”老师又因为车祸喜提热搜,我一点都不意外。讲真,这事儿就突出一个“典中典”。开着四百万的劳斯莱斯闪灵,duang一下逆行干碎了,车头撞得比压缩毛巾打开后还舒展,一排保命符全弹出来了。对面那辆比亚迪更是无辜,直接被干懵了,原地起飞,在空中完成了720度托马斯全旋后精准降落在绿化带,三体人看了都得过来递根华子,问问这什么降维打击。
这事儿魔幻在哪?魔幻在陈老师作为一个顶级车评人,一个嘴上天天喊着安全驾驶的“老炮儿”,之前居然公开表示自己开车规矩,所以只买交强险。这操作,怎么说呢,就像一个修仙大佬天天跟人吹自己肉身成圣,金钟罩铁布衫刀枪不入,所以本命法宝从来不上保险,结果出门被一个练气期的小怪一板砖拍碎了天灵盖。不装了,摊牌了,这波操作属于行为艺术,主题叫《我预判了你的预判,但没预判到交通法》。交强险赔那两千块,面对百万级的维修费,大概只够给闪灵女神车标上的灰尘做个美甲。
其实你把时间线拉长了看,陈震老师这一路,就是一部大型魔幻现实主义连续剧。他的起点是什么?“二环十三郎”。这名号听着是不是特有武侠小说里那种“一剑光寒十九洲”的范儿?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在全北京车流量最大的环路上,用生命在表演速度与激情。当年这事儿没出事,成了他后来混圈子的“传奇履历”,本质上就是一次成功的赌博。这就好比一个道诡异仙里的主角,靠着献祭自己的理智和阳寿,修成了邪法,虽然看着牛逼,但根子上已经颠了,随时可能走火入魔。
你看,从地下飙车党转型成头部车评人,他本该是那个最懂“翻车”痛苦的人,结果呢?他上热搜的方式,永远在刷新我们对“专业”二字的认知下限。小米SU7出来,他非要拿三十万的车去碰瓷百万豪车,那感觉就像你拿着把新手铁剑去跟叶孤城打紫禁之巅,主打一个勇气可嘉。跟米粉互撕,上升到停用小米手机,把一个行业探讨硬生生搞成了小学生吵架,互相问候对方是不是“机你太美”。这种掀桌子式的沟通,核心逻辑就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最好的辩论手段,就是直接把辩论场给爆了。
更离谱的是,在需要缅怀历史的敏感日子,发宝马的商业广告。这操作,太阳看了都得一个趔趄。被网友指出来,他不仅不认错,还反手就是一顶大帽子扣过来:“做好本职工作就是爱国”。诶,你听听这话,是不是有内味儿了?这已经不是技术问题了,这是世界观问题。我作为一个开着二手破车,每天为了几块钱停车费都要算半天的中年人,我实在无法理解这种脑回路。说起来,我楼下那家牛肉面的辣椒越来越不给力了,不知道是不是老板换了。
他的“专业翻-车-现-场”更是数不胜数。去美国测特斯拉FSD,好家伙,直接撞墙,还吃了7次违章,这哪是测试自动驾驶,这是在测试美国的交通法规是不是摆设。自动驾驶的未来不在马斯克,可能真的在陈老师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终极用户身上。只要他开得够野,任何AI都得喊救命。还有泄露领克新车视频被索赔500万,更是把团队管理的草台班子本质暴露无遗。
说白了,就是飘了!真以为自己是秋名山车神了?
留几手老师当年劝他“别在泥坑里打滚”,这话说的很客气。陈老师的问题不是在泥坑里打滚,他是把自己活成了一个泥坑,谁靠近都得溅一身泥。他总说自己买二手车图“性价比”,只买交强险是“开车规矩”,这次逆行事故,把这层窗户纸捅得稀碎。所谓的性价比,是省了几十万购置税,然后准备掏几百万维修费。所谓的规矩,是把自己的规矩凌驾于交通法规之上。写到这儿,我突然发现把车祸比喻成修仙渡劫失败,好像有点缺德,但你别说,还真挺贴切的。这波不是渡劫失败,这是心魔入侵,彻底颠了。
这次劳斯莱斯撞碎的,不只是一个车头和几百万人民币,更是他那套摇摇欲坠的“金钟罩铁布衫”人设。从“二环十三郎”的亡命之徒,到今天劳斯莱斯逆行的全责网红,他用二十年的时间画了一个完美的圆,又回到了那个挑战规则的原点。唯一的区别是,当年的座驾是破车,赌注是自己的命;现在的座驾是幻影,赌注是别人的命。
所以这近两百万的维修费能让他长记性吗?不好说。毕竟对于他们这个级别的玩家,这可能只是换个新皮肤的钱,没准过两天视频标题就是《劳斯莱斯闪灵对撞测试,我,亲自下场》,就问你怕不怕?他不是不懂车,他是太懂流量了。懂到最后,把自己也变成了流量本身,随时准备燃烧,随时准备爆炸。这是一种信仰,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爱的是他自己。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