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大方分享换电技术,雷军何小鹏却“婉拒”?背后原因没那么简单

李斌大方分享换电技术,雷军何小鹏却“婉拒”?背后原因没那么简单

要说现在汽车圈里谁最“佛系”,李斌绝对算一个。别人家的技术捂得严严实实,生怕被同行偷学了去,他倒好,直接把蔚来的换电系统摊开,说:“小米、小鹏,你们随便试,不收钱。”这话一出,圈里人都愣了。可更让人意外的是,雷军听完后支支吾吾没给准话,何小鹏更是直接表态:就算要用换电,也得自己搞一套。这操作,多少有点打脸李斌的“好意”了。

李斌大方分享换电技术,雷军何小鹏却“婉拒”?背后原因没那么简单-有驾

其实这事说白了,没那么复杂。李斌愿意开放换电技术,不是突然发善心,而是蔚来这套模式走到今天,光靠自己撑不起来。换电站投入大、回本慢,如果能拉上更多车企一起玩,摊薄成本、扩大网络,对谁都好。他这招叫“以退为进”,表面是让利,实则是想把换电做成行业标准,自己当那个定规则的人。

但雷军和何小鹏也不是吃素的。小米刚入局造车,每一步都得精打细算。用蔚来的换电系统,短期看是省事,可长期呢?万一哪天蔚来改规则、涨费用,或者技术接口一卡,小米就被动了。雷军向来谨慎,这种“看似免费实则绑定”的合作,他肯定得掂量再掂量。再说小米主打的是“生态联动”,自家电池、充电、智能座舱都得闭环,突然插进一个外部换电体系,整个节奏可能就乱了。

小鹏那边更直接。何小鹏早年就说过,小鹏要走的是“超充+快换”双线并行,但核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不是看不上蔚来的技术,而是不想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汽车行业拼到最后,拼的是定义权。你用我的电池、我的接口、我的标准,那用户记住的是谁?是蔚来,不是小鹏。所以哪怕多花点钱、多花点时间,也得自己搞一套,哪怕只是换个壳子,也得是“小鹏标准”。

说到底,李斌的慷慨背后,是一场关于行业话语权的博弈。他想用开放换电来“收编”友军,但其他玩家心里都清楚:技术可以借鉴,标准不能拱手让人。尤其在新能源车竞争白热化的今天,谁掌握了补能体系的定义权,谁就可能在下一轮洗牌中活下来。所以不是李斌不够大方,而是雷军、何小鹏太清醒——免费的午餐,往往最贵。

李斌大方分享换电技术,雷军何小鹏却“婉拒”?背后原因没那么简单-有驾

这事也反映出一个现实:新能源车的竞争,早就不是比谁续航长、谁加速快了,而是比谁的生态更闭环、谁的标准更主流。李斌押注换电,王传福死磕刀片电池,曾毓群推宁德时代快充,每个人都在画自己的圈。圈画好了,别人想进来,就得按你的规矩来。李斌主动开门,是希望别人进来,但人家更想自己另起炉灶,画个更大的圈。

所以别怪雷军犹豫、何小鹏拒绝,这根本不是人情问题,是战略选择。李斌的善意值得点赞,但商业世界里,感情归感情,饭还得自己吃,路还得自己走。

“在商业战场上,最大的善意,往往是带着算盘的。”

资料来源:蔚来官方发布会实录、小米汽车技术沟通会纪要、小鹏汽车2024年Q2财报电话会议记录、36氪、财新网、第一财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