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宝马轮胎鼓包?豪车售后为何难担责!
40万宝马轮胎鼓包?豪车买得起,售后赔不起?
先问一个扎心的问题你花40万买辆宝马5系,信心满满开出去觉得自己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然而两个月后突然发现——“轮胎鼓包了,四条一起!”你会先崩溃还是先怀疑人生?河南许昌的朱先生选了后者,他还选了不妥协——“这么贵的车,怎么轮胎比烧饼还脆?”
01|轮胎鼓包,怎么就成了车主的锅?
朱先生的案例是这样买车不到两月、跑了不到4000公里,四个轮胎齐刷刷冒了包,车身毫发无损。乍一似乎不太像人为事故,更像质量问题。可去找4S店理论时,店员的“甩锅式发言”来了“人为损坏或者外力导致,不在质保范围内,需自费换新胎。”这话像打一盘太极,表面很和气,实际你抓不到任何实锤。
朱先生直接急了“外力导致?那车身咋没事?四条胎同时鼓包,这概率是不是太魔幻了?”
这场争论瞬间就成了轮胎界的罗生门,也让不少豪车车主感同身受。很多汽车都有类似问题,尤其是标配的低扁平比轮胎(45、40这些薄胎)。这种胎抓地力强,看着运动范儿十足,是多款豪车的标配。但!它“脆皮”的名号也同样响当当,路面上的减速带、小石子甚至井盖都可能成为轮胎的“终结者”。
朱先生的疑问合情合理,但4S店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轮胎鼓包通常属于易损件,即使证明质量问题,质保条款里的“约定免责”可能让车主追责难如登天。
02|车主与4S店的拉锯战,谁更占理?
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3条,车辆在6个月内出现瑕疵,由商家承担举证责任。简单讲,朱先生需要证明自己没有“操作失误”,但反过来,4S店必须拿出实锤证据来证明鼓包问题确因车主操作不当或外力引发。问题是,这种鉴定复杂度极高,轮胎问题往往就这样卡在双方之间,谁都不愿意全盘负责,最后车主只能吃哑巴亏。
有网友怼出了灵魂问题“豪车的售后服务,配不上豪车的价格。”多少真买了豪车的车主,以为高价位能换来超一流服务,最后却发现推荐自己的轮胎是一种“仙女裙”级别的存在——软、薄、易裂不可碰。
03|朱先生的结局,以及给每位车主的提醒
在地方记者介入和多方协调之下,朱先生和4S店各自让步,轮胎问题由双方共同承担责任解决。但这一案例背后的警醒远比事件本身重大——买车前看清合同细则,特别是质保条款,别怕麻烦;买车后,也别因为表面豪华而忽略细微风险。
而对于豪车品牌来说,无论卖“光环效应”还是真正品质,都不能让售后拖后腿——否则一台几十万,甚至百万的车,在服务环节上的“一次失败”,就有可能让品牌“失去信任”,甚至丢掉市场。
送给所有车主一句扎心的小豪车的“豪”不应该体现在轮胎鼓包的修理费上。如果连消费者都是自费补救,那感受到掉面子的可不止是朱先生一个人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