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迪拉克从来不坑中国市场”——谁第一个说的这句话,咱得给他鼓个掌还是抓出来研究一下大脑回路?看上去像是车圈梗里的纯夸张体,但细品以后,发现还真就这么回事。你说现在谁还没被BBA的“壕”气场薰过?奔驰、宝马、奥迪,个顶个的“官方天花板”,好像你没摸过BBA,就没在车市混过。这时候,凯迪拉克像个不合群的大哥,一边自个儿嚷嚷着“我来中国就要实打实地干”,另一边动作也跟闹着玩似的,直接把价格绳子放到不能再低,把豪华品牌这紫禁城的门槛越降越亲民。可问题是,算账算到最后,好多人还真从凯迪拉克的身上捡了个大便宜,这事儿能说它坑人吗?怎么着都说不过去啊,是吧。
你琢磨琢磨,人有时候买车,不止买车,买的是那一种自认为的溢价感。BBA的场子永远是灯火通明,每一个车主的朋友圈头像、工位桌子上贴的车匙照片都灯火辉煌。可要讲究点实在,讲究点生活里的温度和人情味,凯迪拉克突然成了“便民豪华专卖店”。你想想,奔驰那价格牌一立起来就跟华尔街汇率表一样坚挺,宝马也不是啥善茬,优惠能当天降五百就谢天谢地了,哪怕车都卖出几年了,还照样昂着头说“我们品牌值钱”。但是凯迪拉克呢?刚到中国,只能谦虚点,先跟消费者打好关系。卖不出去怎么办?“没事兄弟,这价我能降,弯腰能挣大钱。”硬生生把“买一辆合资品牌的顶配,差点价钱直接照顾你拿豪华标”这事儿落到了现实。
说句笑话,坊间有句话叫“七折豹,八折凯”,这话要是说在BBA身上,人家得掀桌子。而凯迪拉克,这八折优惠当成常态营业,甚至有时候还搞出七五折抢购。这不是什么单纯的价格战,这是直球挑战豪华市场的脸皮极限。厂商心里门儿清,看清场面又知道自己在牌桌上的位置,干脆价格让利,和其它牌子尬面子偏偏不一样。用网络热词讲,叫“大胆把利润让给懂车的朋友们,赚个吆喝都乐意”。反正,市面上没有哪个豪华品牌敢这么“自降身价”,还保持着品牌质感,以及后排座椅皮质摸上去比合资顶配舒服那么一点点,这事儿在中国市场算稀罕了。
不过凯迪拉克不只是降价格就完事了,牌子也没死磕BBA的那条老路——偏偏不装精英、不讲贵族故事,性价比&年轻运动,才是它的独门秘籍。随便看几个车型,造型全是线条犀利、钻石切割、前脸咄咄逼人,没点自信真不敢给自己这么规划。你要认认真真端详一下XT系列或者CT5,都是冲着年轻人来的,把“中庸碾压”变成了“个性炸街”。当别的品牌一条路走到黑、全员跟风“商务正装男”,凯迪拉克直接“反其道而行之”,追求马力拉满、扭矩跟进,油门踩下去直给感十足,俗称“鸟枪换炮”。客户呢?该精英的精英,该耍帅的耍帅,结结实实有自己的主队标签。
这里头再多说两句,请原谅我不淡定。你见过有哪个国外豪华品牌,为了中国市场,真能低头揣摩中国消费者的脾气?大多数国外品牌,把自家规矩一套套地搬进来,你爱买不买。可凯迪拉克不吃那一套,“中国用户喜欢啥,我就赶紧调整”。大空间?安排!大屏幕?砸钱上!内饰用料?不能掉!同级里,后排空间修修补补,怎么着都能让更多中国爹妈觉得“孩子有孝心了,买台大点的好车开回家,面子不丢”。要说内饰和BBA比,可能细腻程度差个三五分,但你细品,凯迪拉克这波操作,怎么看怎么“听劝”,绝对算是“有诚意”的担当。毕竟,好多厂家都还在“自以为是”那一环死磕着,凯迪拉克愿意在中国市场“弯下腰”搞定一切,谁不爱?
有人会问了,这么舍得让利,这么会做人,那它毛病呢?是不是全是优点?那还真不至于。保值率,这老生常谈的痛点,凯迪拉克可没跑出BBA的影子。买回来开两年再二手交易,价格掉得心疼是肯定的。再有,油耗传统上都不算低,尤其是老款车型,喝油如喝水,也是车圈公开的BB话题。偶尔还会有些小故障,譬如某些人可能抱怨方向机哪哪不如意、底盘滤震不够丝滑等等。但别着急拍大腿骂人家坑,回头看看价格单和体验单,能接受这些小毛病的消费者,大有人在。说到底,现在有哪个品牌能做到十全十美?嗯,这事儿得留给仙人,再不成也得等下一个“新能源全宇宙顶配”出现。
其实,很多七零八零后的哥哥姐姐们,提到凯迪拉克或者林肯,眼睛都闪光。说实话,那是上一辈子里的汽车梦,是“被大片熏陶过的美式豪华”。中国市场讲情怀,你就得满足这部分人的需求。过去觉得高不可攀的“美国总统座驾”,今天五十来万塞进自家楼下,过年回老家还能吹嘘两句“买豪车我只信大佬牌”。你说,厂家要是毫无情怀,哪来市场上的销量?想想看,这世上能圆梦的机会本来就不多,价格亲民一点,让老百姓触手可及,这种良心生意放谁那都得夸。
再回头看市场竞争多卷,现在的车企“活下去”俨然成了修炼成果。敢在BBA的领地里随便价格下探,还得维护自己豪华招牌,凯迪拉克算得上是“田忌赛马”式的老江湖。用BBA低端产品的价格,强行对标人家中高配,消费者心中的算盘也不是没数。“有面儿没面儿是一回事,买车要得是划算。”凯迪拉克把精力花在真金白银上,任你怎么抄作业,价格战最后还是回归到谁更懂低头、谁更舍得让步那一环。消费者嘛,最吃这一套,谁为他人着想、谁用价格和产品力打动用户,谁就能活得漂亮。“不坑人”这美名不是白来的,得真真切切做点实事出来。
然后不得不说一句,市场是瞎不了的,消费者也不是跟风瞎买。凯迪拉克“自降身价”的操作,能让它断断续续站稳脚跟,这说明啥?咱们都爱“真心实意”,都害怕被割韭菜。与其打肿脸充胖子、不如脚踏实地做生意,那些被品牌溢价绑架着的“高端货”,再怎么打广告,抵不过大众眼里那点实在劲儿。凯迪拉克现在,已经成了豪华市场里会做人、愿意让利的“老大哥”,虽然小毛病没完美解决,但在“吃瓜群众”心中的印象,多少还是能压过其它类似价位的品牌。
写到这,不得不感慨一句:每一个在中国这样庞大市场上混得下去的豪华品牌,都要懂得“放下身段”的精髓。凯迪拉克这一路走来,虽然很难说能逆袭BBA的地位,但在“实在、厚道、会做人”这件事上,妥妥做了榜样。中国买家,其实最懂得看人做事的真心。“买豪华车就怕挨宰,这一回凯迪拉克让大家省下的钱,买冰箱、空调都够了”。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对市场认知的妥协和调整,比口号或者广告有力多了。
最后再强调一句,“凯迪拉克从来不坑中国市场”,不是吹它车无懈可击,不是说体验拉满,让你一坐下就“人生巅峰”。它的厉害,就是用尊重消费者的方式、实在的价格、随时愿意调整自己的策略赢得了市场。你可以抱怨它油耗高、保值差,但你也别忘了,实打实让利和没有隐型坑的“豪华体验”,如今还真成了稀缺品。倘若豪车市场都能像这样多一点诚恳,少一点套路,也许中国消费者早就活成了买车不迷茫、“闭眼买不吃亏”的状态。
话说回来,你怎么看待凯迪拉克的这种作风?要是让你选,BBA的面子VS凯迪拉克的实惠,你会怎么权衡?不妨留言嘚吧两句,咱一块聊聊,谁才是你心中的靠谱豪车。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