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曾经在中国市场无往不利,粉丝无数的本田汽车,最近遭遇了严重的销量下滑。
从广汽集团公布的产销快报来看,广汽本田5月份销量仅有13410辆,同比下滑了58%,而今年1-5月累计销量为12.4万余辆,同比下滑达28.2%。
肯定有人质疑这个数字,说雅阁加皓影的销量都不止这么多啊,你这个是假数据,是专门来黑本田的,大哥们啊,这是上市公司的红头文件,我敢去造假吗?分分钟被抓起来,而且你看到这份图片上的小字了吗?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广汽本田的终端销量,和广汽集团公布的销量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呢?简单来说,广汽集团公布的是批发销量,所谓的批发销量,就是厂商向经销商的销售数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4S店等渠道会保持一定的库存,因此批发销量往往会高于实际的零售销量。那为什么广汽本田这次会出现,批发销量比终端销量低这么多的情况呢?这个我无法去推测,但是大家可以自己思考一下。
在各大机构的统计口径之中,批发销量和终端销量,都可以作为反映车企市场表现的数据,从批发销量来看,广汽本田5月份的销量确实只有13410辆。
5年前,本田汽车在中国市场还拿下了162万的高光成绩,2020年,广汽本田整体销量突破80万辆,净利润高达124亿元,占广汽集团利润70%以上,成为集团当之无愧的现金奶牛。那时候的广汽本田,可能想不到如今的它,在中国市场的困局。
2021年-2024年本田在中国市场销量分别为156.15万辆、137.31万辆、123.42万辆、85.22万辆,同比分别下滑4.0%、12.07%、10.12%、30.94%,开启了销量四连跌。在传统自主品牌和新势力乃至跨界者的多重夹击之下,广汽本田的日子愈发艰难。
其实,转折就发生在2021年,这一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达到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增量达188万辆,也是在这一年,自主汽车品牌的混动系统 ,可以说是全面开花,比亚迪、长安、长城、奇瑞、吉利这几家主流的自主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混动系统,而且多为双电机串并联混动。
那时候的本田汽车,如果能够察觉到形势的变化,将自家的i-MMD技术加以改造,迅速推出插电混动车型,未必不能逆风翻盘,但是本田没有。
2023年左右,增程式车型开始大爆发,理想汽车一年卖了37万辆,纯电车型的投放数量也越来越多,产品竞争力越来越强,各种固态电池、800V平台、智能驾驶技术,有了兴起的趋势,那时候的本田如果下定决心,大力进行电气化转型,ALL IN新能源赛道,未必不能扭转局势,但是本田没有。
确实,电动化的转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特别是纯电平台的研发,就需要好几年,但是让人感到惋惜的是,本田在应对新能源转型时候的迟缓和固执,有人说过,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而本田汽车什么时候种下的新能源转型这棵大树的呢?
此前,本田中国高调宣布,2025年前电动化比例达到50%以上,2027年后不再投放燃油新车,2030年前累计推出10款以上纯电车型。但是在新的规划中,本田表示鉴于当前市场增速放缓,预计2030年纯电动车的销量占比将会低于此前设定的30%的预期目标。
面对行业转型的阵痛,面对来势汹汹的中国企业,并非忍忍就能趟过去的。在新能源时代,中国消费环境已经发生改变,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购车主力群体逐渐年轻化。本田作为国际知名汽车品牌,如何挽救中国市场,也需要本田内部深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