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阵子,你要是想买车,上网一逛,没准会碰见个新鲜事。
在一些卖二手车的网站或者软件上,冒出来好多所谓的“0公里二手车”。
这车新得发亮,有的连座位上的塑料膜都没撕,里程表上明明白白写着个位数,甚至是0。
价格呢,又比你去正规4S店里问到的要便宜不少。
这看着可太诱人了,感觉就像是天上掉下来个大馅饼,就等着你去捡。
但咱们老百姓过日子都明白一个理儿,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馅饼,真掉下来也得看看是不是陷阱。
这种买了新车一脚油门都不踩,扭头就亏本卖掉的好事,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劲,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道道呢?
这事儿得从现在汽车市场的状况说起。
一个字,卷,那真是卷得厉害。
各大汽车厂家为了拼销量、抢地盘,给下面卖车的经销商都定下了很高的销售任务,就跟咱们上班要完成业绩指标一个道理。
这个任务一个月一考核,要是完不成,厂家给的返点,也就是奖金,可能就拿不到了,甚至还会影响明年能从厂家拿到多少车来卖。
这返点可不是小数目,是经销商利润的大头,谁也不敢轻易放弃。
压力这么大,有些经销商就扛不住了,为了在月底把销售数据做得好看点,就想出了一些“歪招”。
这个招数其实说穿了也简单,就是“左手倒右手”的数字游戏。
比如,这个月还差20台车就完成任务了,眼看时间来不及,经销商老板就自己掏钱,或者让自己的员工、亲戚朋友出面,把这20台车先买下来。
然后开着这些车去车管所办手续,把牌照上了。
这么一折腾,在汽车厂家的系统里,这20台车就算正式卖出去了,经销商这个月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奖金保住了。
可是,这20台车砸在自己手里怎么办?
总不能真自己开吧。
于是,这些刚上完牌、还热乎着的“新车”,就立刻被挂到了二手车平台上,贴上“0公里准新车”的标签,降价处理,能收回一点成本是一点。
这就是咱们看到的那些“0公里二手车”的来历。
它根本不是普通人买车后的正常转卖,而是经销商在巨大的业绩压力下,一种迫不得已的、为了生存而进行的“财务操作”。
你可能觉得,这不也挺好吗?
经销商完成了任务,咱们老百姓还能买到便宜车,双赢啊。
可实际上,这盘棋下到最后,几乎没人是真正的赢家,反而把整个市场都搅乱了。
你想想,一辆官方指导价30万的车,你在4S店里看好了,回头上网一查,发现一模一样的车,一公里没开,就因为上过一次牌,便宜三四万卖。
你心里会怎么想?
你还会去4S店买新车吗?
这样一来,那些规规矩矩卖车的经销商就惨了,新车的价格体系全乱了套,最后大家只能拼着命地降价,搞恶性竞争,整个市场环境都变得乌烟瘴气。
就连正经的二手车市场也跟着受冲击。
对经销商自己来说,这更是个饮鸩止渴的办法。
每一台车这么操作一下,光是交购置税、保险,再加上降价的损失,一台车亏个几万块钱是家常便饭。
他们是用实实在在的亏损,去赌那个厂家的返点奖金。
赌赢了,可能勉强维持经营;可一旦市场有点风吹草动,资金周转不过来,就可能导致整个经销商集团都倒闭,这两年这样的新闻可没少见。
最关键的是,对于咱们买车的消费者来说,真的占到便宜了吗?
表面上看,是省了几万块钱,但你可能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这辆车在法律上,已经是“二手车”了。
这意味着,你不是这辆车的“首任车主”。
现在很多车企,特别是新能源车企,为了吸引顾客,都推出了很多非常诱人的权益,比如“首任车主终身免费质保”、“首任车主享受免费充电桩和安装服务”等等。
这些价值不菲的长期福利,都是死死绑定“首任车主”这个身份的。
你买了“0公里二手车”,对不起,你就是第二任车主了,所有这些好处都跟你没关系了。
为了眼前省下那点钱,你可能放弃了未来好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用车保障。
这笔账仔细算算,到底划不划算,可真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就在“0公里二手车”这个话题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国产新能源品牌极氪汽车,却有点“躺着也中枪”的意思。
事情是这样的,极氪官方搞了一个促销活动,叫“一口价展车”。
就是把一些之前放在展厅里供顾客参观、试坐的车,拿出来打折卖。
结果,一些不了解情况的人一看,觉得这不也是库存车降价卖吗?
跟那些“0公里二手车”好像是一回事啊。
于是,网上就开始传“极氪也在搞0公里二手车”的说法。
面对这盆泼过来的脏水,极氪的反应很快,也很直接,马上发了个声明澄清,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得清清楚楚。
他们强调,自己卖的展车和那种“0公里二手车”有本质的区别。
这个区别,正是问题的核心。
首先,身份完全不同。
“0公里二手车”最关键的特征,是它已经“上过牌、过过户”,在法律上已经有过主人了。
而极氪卖的这些展车,是从来没有上过牌,也从来没有过户给任何人的,它们就是纯粹的新车。
你买到手,去车管所登记,你就是法律意义上的第一任车主。
这就像你去商店买手机,一台是别人买过又退货的,一台是店里摆的样机,虽然都被人摸过,但样机没卖出去过,你买了你就是第一个主人,这两者能一样吗?
其次,做法的透明度不同。
那些卖“0公里二手车”的,往往会含含糊糊,不太愿意告诉你这车为啥这么便宜,就赌你贪便宜不细问。
而极氪这次是把所有情况都摆在台面上,明明白白地告诉你:“这就是展厅展示过的车,生产日期是什么时候,在外面放了多久,所以我们给你这个优惠价。”所有的信息都公开透明,买不买,选择权完全在你手里。
这种坦诚的态度,和那些遮遮掩掩的操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懂行的消费者非但不反感,反而觉得这是个捡漏的好机会,出现了抢购的情况。
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买的是一台享有完整首任车主权益,只是当了几个月“模特”的全新车。
极氪这次的回应,不仅仅是为自己辩解,更是给整个市场做了一次科普,把“正常促销”和“违规操作”这两件容易混淆的事给彻底分开了。
这也让我们看到,当行业里出现歪风邪气时,正规的企业敢于站出来,坚守商业底线,这是非常可贵的。
同时,我们也该多想一步,为什么偏偏是极氪被拉出来和这种乱象捆绑在一起?
这背后是不是有更复杂的市场竞争因素在作祟?
当然,光靠猜测解决不了问题。
值得高兴的是,现在从上到下,整个行业都在行动起来,努力纠正这种不健康的现象。
我们看到,有车企的大佬在公开场合痛批这种行为;有像奇瑞、比亚迪这样的企业开始建立机制,严查经销商的违规操作;更有消息说,国家相关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正在研究制定新的规则,比如“新车登记后半年内禁止作为二手车交易”,从源头上堵住这个漏洞。
这一系列的行动说明,无论是企业还是监管部门,都不想再看到这种靠“数字游戏”堆起来的虚假繁荣了。
大家共同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公平、透明、健康的汽车市场。
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车企和经销商,更是为了保护我们每一个普通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一个好的市场环境,才能让大家买得放心,用得安心,这才是中国汽车产业长远发展的正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