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标致这14款车底盘过低,马路牙子非谁想上就能上

一、 心中有“高度”:爱车底盘离地间隙是关键

咱们开车上路,最怕的就是“托底”那一下令人心疼的响声。车辆满载时的最小离地间隙,直接决定了你能不能平稳地跨越障碍,比如最常见的马路牙子。根据国家标准,马路牙子的高度通常在15cm左右,但生活中它的“变数”可不小——有些地方可能只有12cm,而有些地方,特别是老旧小区或特殊路段,高度甚至可能达到20cm!所以,在上台阶前,养成目测评估高度的习惯非常重要,感觉有风险,千万别硬来。

最近有份详实的数据,展示了东风标致旗下多款车型的满载最小离地间隙(单位:mm),这对手头预算有限又看重通过性的朋友很有参考价值:

惊喜的高通过性组:

标致4008 & 4008新能源: 高达 210mm!名副其实的优等生,面对大部分路况障碍都信心十足。

标致3008: 178mm,同样表现优异,走点非铺装路面或上稍高的台阶压力不大。

标致408X: 166mm,作为较新的跨界车型,底盘高度设计兼顾了操控和通过性。

标致5008: 154mm,作为一款中型SUV,这个高度保证了良好的视野和基础通过能力。

标致206 (2004款): 157mm,老款小车能有这个高度,当年设计也是考虑到了实用性。

标致508 (部分年款): 150mm,部分年款达到这个高度,对于轿车来说算是比较不错的。

标致2008 & e2008: 140mm,作为小型SUV,这个高度在同级别中属于主流偏上水平。

标致408 (多数年款): 140-150mm,作为家用轿车,这个范围提供了不错的日常适应性。

需谨慎通行组(主要集中在紧凑型及以下轿车):

标致307 (部分年款):132mm、122mm、117mm

标致308S:125mm

标致308:120mm

标致301:120mm

标致207:120mm

标致206 (多数年款):120mm

这份数据清晰展示了不同车型定位带来的底盘高度差异。SUV车型(如4008、3008)和跨界车(如408X)普遍拥有更高的离地间隙,这是其多功能性的重要体现;而轿车则更侧重公路行驶性能和舒适性,底盘相对较低。了解自己爱车的“身高”,是安全上下台阶的第一步。

二、 不只是标致:小型SUV离地间隙大比拼

底盘高度的重要性,在小型SUV市场体现得尤为突出。毕竟挂着“SUV”的名号,消费者自然对其通过性抱有期待。有趣的是,有些厂商在官方资料中可能对最小离地间隙讳莫如深。不过,有热心网友用了一个非常直观的方法——矿泉水瓶(瓶身约240mm高,瓶盖约20mm高)作为简易标尺,实测了多款热门小型SUV前、侧、后三个关键部位的间隙(此处仅作类型概述,详情可参考文首材料):

表现优异组(如翼搏、哈弗H1/H2): 瓶身距离车身部件尚有明显空间(如前杠下距瓶盖有两指以上距离),上下普通高度的马路牙子或走轻度非铺装路信心较足。

表现尚可组(如XR-V、缤智、ix25、锋驭、CS35、瑞风S3): 前部软质挡板可能轻触瓶盖或略低于瓶口,但侧面和尾部间隙尚可,能满足日常城市使用和偶尔的简单路况挑战。

东风标致这14款车底盘过低,马路牙子非谁想上就能上-有驾

需特别注意组(如2008、创酷、昂科拉): 前保险杠容易蹭到瓶身,侧面空间也较局促,通过性接近轿车水平,面对较高台阶或坑洼需格外小心。

这说明,即使是同级别SUV,离地间隙也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如果你经常需要在路况稍复杂的城乡结合部或老旧小区活动,选择一款底盘更高的车型会省心很多。

三、 老司机秘籍:上下马路牙子的安全艺术

即使了解了爱车的高度,掌握正确的上下方法同样至关重要!硬冲硬闯不仅伤车(伤轮胎胎壁、悬架、排气管、油底壳甚至转向系统),还存在安全隐患。这里分享几个实用技巧:

1.预先评估,量力而行:

在靠近马路牙子前,务必停车目测其高度,并与你已知的爱车最小离地间隙(尤其是满载时)做比较。

如果牙子高度明显接近或超过你车的底盘高度,果断放弃! 寻找其他停车位是最明智的选择。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感觉能上”往往就是托底的开始。

2.正确姿势:45度角是关键!

东风标致这14款车底盘过低,马路牙子非谁想上就能上-有驾

错误做法: 很多人喜欢“侧着上”,让轮胎小角度(远小于45度)斜着蹭上马路牙子。这会导致轮胎脆弱的胎侧壁承受巨大的挤压,极易造成鼓包甚至爆胎!或者“90度正面上”,让两个前轮同时硬磕台阶,这会瞬间给悬挂、底盘带来巨大冲击,托底风险极高。

正确做法(上):

以大约45度的角度缓缓接近马路牙子。

调整方向盘,让准备先上的那个轮胎(通常是右前轮)尽可能垂直(90度)对准马路牙子的边缘。这样,轮胎最坚固的胎面部分就能稳稳地“咬住”台阶边缘。

缓踩油门! 控制动力,让车轮一个一个地、缓慢平稳地爬上台阶。感觉动力不够?可以尝试轻柔地点踩油门,让车子一点一点往上“挪”。油门控制是关键,避免猛冲!

正确做法(下):

同样,先将车子斜摆,让准备先下的轮胎对准台阶边缘。

控制好刹车! 让车轮一个一个地、轻柔缓慢地从台阶上下来,利用轮胎和悬挂依次吸收下落的冲击。

只有在高度非常低的马路牙子(远低于底盘最小间隙)时,才考虑正着缓慢上下。

3.其他注意事项:

减轻负重: 如果感觉底盘高度刚好在临界点,可以让乘客先下车,减轻重量能稍微提升一点离地间隙。

保护底盘(可选): 根据自己的用车环境,可以考虑加装合格的发动机护板(注意选择不影响散热和碰撞安全的产品)或喷涂底盘装甲,为底盘提供多一层防护。

避免骑跨: 停车时,尽量避免一个轮子在马路牙子上,另一个在马路下的状态,这会让车身扭曲,长期对悬挂和车架不利。

留意轮胎与牙子距离: 靠边停车时,注意不要让轮胎侧面(胎壁)长时间蹭到马路牙子,这也是导致胎壁损伤鼓包的原因之一。

四、 智慧通行,爱车无忧

“马路牙子”看似不起眼,却实实在在考验着爱车的“腿脚功夫”和驾驶员的技巧。通过了解自己爱车的底盘高度特性(就像我们看到的标致各个车型的数据差异),知晓国家标准与现实路况的差距,并且熟练掌握45度角、单轮依次上下、缓给油/缓刹车的操作要领,我们就能大大降低爱车受损的风险。

记住,安全顺畅地通行,始于心中有“高度”,行于正确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型,加上一点耐心和技巧,无论是城市穿梭还是偶尔的“越个小野”,都能更加从容自信!毕竟,了解爱车、善待爱车,才能让它更长久、更安心地陪伴我们每一段旅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