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个在车里手忙脚乱带娃的周末吗?后排的零食洒了,平板电脑没地方放,孩子的小脚不经意间踢到椅背……这样的场景,正是千千万万中国家庭出行的真实写照。而就在这个夏天,理想汽车即将上市的首款纯电SUV——i8,用一个看似微小的设计变动,在汽车圈掀起了一场关于“用户需求”的温暖革命:在主驾驶位后方,那个曾被CEO李想公开表示“讨厌”的位置,悄悄地装上了一个小桌板。
这个小桌板的故事,要从三年前说起。2022年理想L9发布会上,李想曾斩钉截铁地表达立场:“如果我自己坐在驾驶位,我不希望有任何人来干扰我的驾驶,我讨厌后面装个小桌板。” 这句话被无数媒体记录,成了他对驾驶纯粹性的坚持。然而,当2025年7月理想i8的官图公布时,人们惊讶地发现:新车第二排左右两侧,包括主驾后方,全都配备了折叠小桌板。这一变化迅速引发热议,“李想被打脸”的话题冲上热搜。
面对讨论,李想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坦诚。他在社交平台主动发文回应:“我被‘打脸’没事,只要用户喜欢就行!” 他进一步解释,这种“反转”背后是产品团队基于真实数据的理性决策。理想汽车第一产品线总裁汤靖透露,增加双小桌板的核心原因是“发现车主真的有需求”。后台调研数据显示,超过70%的带娃家庭在长途出行中高频使用小桌板,用于放置儿童零食、平板电脑或临时书写。尤其是在二胎家庭比例攀升的今天,车内多功能空间已成为刚需。
用户需求驱动的产品进化
理想的设计迭代轨迹清晰展现了用户的“话语权”:
- 从单到双:2022款L9仅副驾后方配小桌板 → 2025款L9焕新版升级为双侧 → i8延续双桌板设计
- 功能优化:桌板承重结构增强,边缘增设防滑条与杯槽,兼顾稳定性与安全性
- 科学警示:官方同步强调“行驶中尽量不使用主驾后桌板”,避免后排儿童突发动作干扰驾驶员,体现责任意识
i8:不止于小桌板的技术突破
这场“小桌板风波”折射出理想i8更核心的价值——它是一款真正围绕家庭场景深度开发的纯电SUV:
1. 全能定位革新
李想称之为“能越野的小MEGA”。区别于传统MPV,i8通过强化底盘高度与电机扭矩分配,在封闭测试中展现出优于普通MPV的通过性。其目标是融合MPV的空间舒适性、SUV的地形适应力与轿车的操控精准度。
2. 根治里程焦虑的“双保险”
- 超充网络覆盖:理想自建“九纵九横高速超充网”,平均每152公里高速路一座超充站,覆盖量居车企之首
- 5C瞬时补能:配合i8搭载的5C麒麟电池,充电10分钟即可增加500公里续航,彻底改写纯电出行规则
3. 家庭友好型智能座舱
- 空间魔术:2+2+2六座布局,全平地台+独立分区空调
- 场景化配置:二排双娱乐屏、车载冰箱、零重力座椅,第三排独立加热与杯架,满足全龄段家庭成员需求
“用户赢了”背后的企业逻辑
李想用一句“团队吵架是常态”,轻描淡写地道出了理想的产品哲学:
- 开放决策机制:工程师透露,仅小桌板设计就经历三轮激烈争论,最终用户调研数据拍板
- 敏捷响应能力:从需求反馈到产品落地仅需两月,远快于传统车企
- 资源硬实力支撑:公司账面现金流达1107亿元,确保技术投入与基建扩张
写在发布会前夜
7月29日,理想i8将在北京首都国际会议中心揭晓最终悬念。这款被李想称为“十年预判与实现”的车型,以35-40万元预售价切入中高端市场,而其真正的竞争力在于:
> 它证明了一件事——当企业愿意为用户体验放下执念时,产品便拥有了超越参数的灵魂。
正如一位家庭用户在试乘后感叹:“副驾后小桌板放妈妈电脑,主驾后架着孩子平板,长途旅行中换手开车只需换个座位,无缝衔接。” 或许,这就是对理想i8最好的注解:所有技术创新,终将回归到让每个座位上的家人,感受到被细心照见的温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