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论坛车企撕逼堪比战国!不拉踩同行是基本底线!

中国汽车工业的舞台,从来不缺少精彩的故事。就在刚刚过去的六月,山城重庆举办的中国汽车论坛,成为了行业目光汇聚的焦点。不同于以往技术展示或战略发布的常规路径,这场论坛仿佛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当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在高速发展后所面临的复杂生态与深层思考。台上,车企领袖们观点碰撞,火花四溅;台下,产业升级、良性竞争的呼声,正凝聚成一股强大的行业共识。

重庆论坛车企撕逼堪比战国!不拉踩同行是基本底线!-有驾

细心观察会发现,这次论坛的讨论核心,并非停留在表面的销量数字或单一技术路线,而是触及了更本质的问题:在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市场格局重构后,中国汽车产业如何迈向更可持续、更高质量的未来?曾经齐心协力“做大蛋糕”的伙伴们,在“分蛋糕”的存量竞争时代,又该如何守住底线、携手向前?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先生近期的两次情绪流露。两年间,从庆祝行业里程碑的自豪与开放,到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时流露的坚守与担当,两次“哽咽”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从拓荒时代迈向成熟深水区的生动写照。如今,行业领袖们齐聚重庆,他们的发言传递出一个清晰而有力的信号:摒弃恶意拉踩、回归技术创新、拥抱良性竞争,已成为关乎产业长远发展的共同底线。

技术创新:破解“内卷”困局的金钥匙

重庆论坛车企撕逼堪比战国!不拉踩同行是基本底线!-有驾

“内卷”,这个时下流行的词汇,精准地描述了当前汽车产业竞争白热化带来的焦虑。价格战硝烟弥漫,营销口水战此起彼伏,行业整体利润率被不断压低。对此,与会嘉宾们展现出了高度的警觉与深刻的洞察。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明确指出,“反内卷”的核心不应是盲目的价格厮杀,而应是科技创新。他强调,比亚迪将持续投入研发,用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来提升产品价值和服务体验,这才是打破零和博弈、实现多方共赢的正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同样表达了相似的立场,他形象地将一味降价比喻为“饮鸩止渴”,呼吁行业必须回归本源,追求长期主义和高质量发展,奇瑞自身也已明确表示不会卷入无谓的价格战漩涡。梅赛德斯-奔驰的段建军总裁则用“马拉松”的比喻,重申了坚持价值底线和长期投入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专注于提升技术、体验和价值的企业,才能在长跑中胜出。这些领军企业的共识表明,依靠核心技术突破和用户体验升级来赢得市场,才是中国汽车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

拒绝拉踩与黑公关:构筑良性生态的基石

重庆论坛车企撕逼堪比战国!不拉踩同行是基本底线!-有驾

如果说技术创新是前进的灯塔,那么构建健康、清朗的竞争环境则是行稳致远的航道。论坛上,多位高管不约而同地将矛头指向了行业中存在的不良竞争行为,特别是“拉踩同行”和“黑公关”。李云飞总经理言辞恳切地倡议:“中国汽车市场很大,全球汽车市场更大,容得下百花齐放。良性竞争能推动行业的进步,恶意贬损将伤害行业生态。” 他提出的四点倡议——拒绝夸大宣传、拒绝透支性营销、反对拉踩和阴阳怪气、打击黑公关——得到了广泛的共鸣。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同样旗帜鲜明地表示“坚决反对无道德底线、无法律底线的恶性竞争”,并犀利地指出了当前市场存在的痛点:品牌庞杂导致用户选择困难、价格混乱(包括扰乱海外市场的“零公里二手车”现象)、部分品牌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以及非健康资本的涌入加剧了竞争复杂性。他强调,维护行业信誉、避免透支用户信任至关重要。朱华荣董事长更展现出乐观预期,相信在部委引导和行业自律下,未来一到两年,汽车产业有望回归理性竞争与健康可持续的价值轨道。赛力斯集团张兴海董事长则从产业链协同的角度发出警示,认为内卷式竞争会危及供应链稳定,影响零部件质量和安全标准,最终损害整个产业的韧性和消费者信心。这些声音汇聚成一个明确的行动指南:诚信经营、尊重对手、公平竞争,是每一个负责任的车企都必须坚守的底线。

凝聚共识:面向全球的星辰大海

重庆论坛车企撕逼堪比战国!不拉踩同行是基本底线!-有驾

值得欣喜的是,尽管论坛讨论不乏观点的交锋,但企业在根本方向和价值观上展现出了强烈的共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分享的数据虽然揭示了价格战的广度与深度,但也恰恰从反面印证了转型的紧迫性。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先生关于“汽车工业是没有尽头的马拉松”的论述,以及吉利决定停止新建工厂、转向充分利用全球产能进行务实合作的战略调整,也体现了对行业格局的深刻理解和停止低效扩张的决心。李书福先生强调,“国内有些企业的竞争方式令人难以启齿”,吉利将“永远不搞内卷、永远不做卷王”。尽管杨学良副总裁的发言直率且带有质疑,但其核心诉求同样是呼唤行业自律与公平公正,希望厘清争议,推动规则完善。

更令人鼓舞的是,对于中国汽车出海这一重要战略方向,与会者们也持有积极开放的态度。李云飞总经理清晰表达了“中国汽车出海不存在‘内卷外溢’”的观点。他认为,在海外市场,中国品牌代表着“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大家应当扎扎实实做好产品与品牌,追求合理的利润和价值,随行就市,共同维护中国汽车的国际声誉。奇瑞股份李学用副总裁呼应了这一观点,他强调全球市场空间巨大,中国汽车应携手向更高端、更广阔的空间发展,避免将国内不良竞争模式复制到海外,更不能互相拆台。这种着眼于全球、维护整体品牌形象的格局观,为中国汽车扬帆远航奠定了健康的基调。

重庆论坛车企撕逼堪比战国!不拉踩同行是基本底线!-有驾

结语:在竞合中迈向汽车强国

山城重庆的这场思想激荡,其深远意义或许远超一场普通的行业聚会。它清晰地揭示了中国汽车产业在经历狂飙突进后,正迎来一个需要沉淀、需要规则、需要更高层次共识的关键阶段。告别野蛮生长,拥抱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比亚迪王传福董事长那句朴实而坚定的“比亚迪是我的生命,我只有这一家企业。不管承受多大委屈,我们从不拉踩别人,只专注做好自己”,在嘈杂的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它代表了一家领军企业的定力与担当。

重庆论坛车企撕逼堪比战国!不拉踩同行是基本底线!-有驾

我们看到,无论是技术创新被确立为反内卷的核心动力,还是对“拉踩同行”、“黑公关”等不良风气的集体抵制,亦或是对出海战略中协同维护中国品牌形象的共同认知,都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主体正在形成宝贵的共识。竞争永远是市场的主旋律,但健康的竞争应当是基于产品力、技术力和服务力的“硬碰硬”,而非相互攻讦的“口水战”;合作也永远不是弱者的联合,而是强者在更高维度上的互利共赢,共同把市场做大、把技术做精、把品牌做强。

重庆论坛的讨论,如同一剂清醒剂,让行业在喧嚣中重新锚定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这份凝聚起来的共识能够转化为实际行动——坚持创新驱动、坚守商业伦理、维护行业生态、放眼全球市场——中国汽车产业必将在理性竞合中,稳健地驶向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辉煌未来。这不仅是企业的期望,更是所有汽车消费者的福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