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500SR四缸困局:定位失焦与技术短板的真实一线故事
前阵子在小区门口,老赵骑着他那台凯越450RR,顺嘴就提了句:“你们春风不是也出四缸了吗?咋没见几个人买?”我愣了一下,这问题问得扎心。说实话,身边真没几个车友掏腰包买500SR VOOM这货。群里倒是有个哥们刚入手过半年,上回去郊区转悠回来,说仪表盘还会莫名其妙黑屏一会儿——他都习惯了,“反正导航用手机”。
其实要说国产摩托玩四缸,这两年可热闹。钱江、凯越这些牌子动作快得很,本田川崎那些进口货就不提了。但春风这波操作,总觉得哪哪别扭。一开始大家还挺期待,可真到上市那天,一看造型和配置,都犯嘀咕。
最早听说春风要做四缸,是2022年摩博会之前,那时候工厂内部照片传得飞起。可等啊等,到2024年夏天才磨出来一个复古味十足的500SR VOOM,还主打双灯双排气管。这设计吧,有点像小时候街头大哥骑的老日系,但放现在90后00后眼里……有点“复古过头”,不太对胃口。
邻居小马就是典型90后,他瞅着VOOM直摇头:“情怀归情怀,我还是喜欢赛道范儿。”后来干脆去订了辆600RS,说动力和电子配置更合心意。而且,小马最在意USB充电口和智能仪表这种“小细节”,毕竟长途跑多了谁不用导航、蓝牙耳机啥的?结果VOOM连这些都省略掉,只剩个ABS+TCS撑场面。
去年冬天,我陪修理厂李师傅抽烟,他嘟囔一句:“最近进来修VOOM的不少,大多是电控出毛病。”原来高配版虽然加上快排胎压监测,但价格飙到三万七八千,比同级别凯越贵不少。“花那么多钱,就为标CFMOTO?”李师傅撇嘴。他还讲起前阵子一个客户,因为胎压监测误报,在高速上吓得差点停车查轮胎,其实就是传感器接触不好——“新技术不能光看宣传。”
其实市场变化也快。有次微信群里讨论时,有人爆料自己去年差点定VOOM,结果拖到今年上市才拿车,那股劲早消散大半。不像隔壁凯越450RR,从曝光到交付不到一年,热乎劲正好赶上;而且换代比谁都勤。这种慢半拍,让本该抢先占坑的机会白白溜走。
还有一点平时聊的人少,就是保养配件的问题。我亲戚住苏北县城,上个月找我帮忙问春风售后的事。他那边维修站备件紧张,新款零部件常常缺货,要调货能拖仨礼拜。“你要是真遇上发动机故障,不如直接寄回总部。”这话听着糟心,可事实如此。
偶尔路边碰见开旧款250SR的大爷,人家自豪地吹牛皮,说自己那台从来没掉链子(除了脚踏松动一次)。但到了新出的500SR系列,好些年轻人反馈冷启动抖动明显,还有油耗偏高,“明明参数写7升百公里,其实市区能飙8”。有人分析可能跟调校有关,也许是为了兼顾所谓复古音浪?
想想也是怪现象。本以为国内品牌终于可以靠四缸翻身,却被产品定位搞成四不像:既不彻底赛道,也不是纯粹巡航,更不像通勤工具,全靠情怀拉票。但70后80后的钱包已经捂紧,而年轻人又嫌它不上档次、不够科技感。所以现在再推工程样车图,看起来只是营销层面的挣扎罢了——网络环境变啦,再怎么刷流量也救不了销量。
最后顺带插一句,每次选车纠结,不妨偷偷跑去售后坐坐,多跟技师唠嗑几句,他们嘴里的“修最多”的车型往往藏着行业最真实的一面。有时候一根烟、一杯茶,比网上评测靠谱多啦。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