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度坠落神坛,日本制造神话破灭
23辆。
这是2025年8月本田飞度在中国的月销量。
曾经月销过万的“平民超跑”,如今沦为车市边缘人。
跌幅超60%的两厢车市场,彻底抛弃了这位老将。
01 黄金时代:小车如何封神
2004年。
第一代飞度登陆中国。
当时市场充斥老旧车型。
飞度带着“魔术座椅”和MM空间理念杀入。
131马力地球梦发动机瞬间引爆改装圈。
GK5底盘代号成了信仰符号。
空间魔法颠覆认知。
28寸行李箱能竖着塞进后排。
市区油耗稳定在6L。
三年保值率高达70%。
8年车龄依旧抢手。
年销15万辆的巅峰,让飞度成为A0级教科书。
02 断崖式崩塌:从万辆到两位数
转折点在2023年。
新能源浪潮席卷小型车市场。
比亚迪海豚、五菱缤果等电动车,把每公里成本压到0.06元。
飞度的省油优势荡然无存。
销量曲线如同过山车坠崖:
2021年还有9万辆。
2024年骤降至月销339辆。
2025年7月仅75辆。
8月更是惨淡至23辆。
排名跌至第211位。
对比海外市场更显讽刺。
东南亚飞度RS配备182马力发动机。
欧美二手车仍能卖出1.5万美元高价。
而中国版连倒车影像都需要选装。
03 自杀式换代:亲手埋葬信仰
第四代飞度本可挽救危局。
结果却上演“神操作”。
2023年改款砍掉运动基因。
L15C发动机追求油耗优化,却牺牲了动力响应。
老粉直言:“从超跑变买菜车。”
配置表堪比行为艺术。
低配车型用白板中控。
手动空调、卤素大灯仍是标配。
同价位国产车已普及L2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
飞度连车联网都需要选配。
更致命的是定价策略。
8.68-10.88万元的指导价,比比亚迪海豚还贵。
但后者提供520公里续航和全域OTA。
消费者用钱包投票:“买飞度怕被笑大冤种”。
04 组织痼疾:金字塔式决策链
本田中国的集权架构加速了飞度衰败。
日本总部掌握关键决策。
中国团队连倒车影像配置都需要层层审批。
等流程走完,市场早已迭代三轮。
对比其他日系品牌更显滞后。
丰田与华为合作推出智驾车型,3个月订单破3万。
日产下放研发权给中国团队,新车上市即爆款。
而本田直到2027年才计划停售燃油车。
固态电池商用更是遥望2030年。
05 启示录:神车之死给行业的三记警钟
第一,技术优势有保质期。
地球梦发动机曾碾压对手,但国产混动热效率已突破46%。
昔日王牌沦为短板。
第二,用户忠诚度需要持续充值。
飞度过度消费情怀,却未在智能化上满足新生代。
当35%的购车者将智能座舱作为首选因素,收音机式中控注定被抛弃。
第三,电动化不是选择题而是生死符。
本田计划2030年前推30款电动车。
但中国车企2025年就已完成三代产品迭代。
速度差距比技术差距更致命。
飞度的故事尚未终结。
新款车型换装分体式大灯,继续搭载1.5L发动机。
但除非彻底拥抱电动化,否则23辆的销量纪录恐怕还会被刷新。
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油门轰鸣都不会留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