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汽车置换补贴紧急叫停!消费者连夜抢券,背后暗藏百万级套利黑产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2025年夏天,全国多地的汽车置换补贴突然按下暂停键,无数计划买车的消费者措手不及。 贵州在6月22日取消了“旧车换二手车”的补贴;湖南的长沙、岳阳等地从7月31日起彻底停止申请;河南在8月13日全面暂停;安徽的合肥、芜湖等城市早在7月就陆续退出;就连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和包头,也在8月10日前紧急叫停。
全国多地汽车置换补贴紧急叫停!消费者连夜抢券,背后暗藏百万级套利黑产-有驾

这场大规模暂停的核心原因,直指“钱烧完了”。 中央原本安排了3000亿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汽车消费,但前两批1620亿资金,短短5个月就被耗尽。 截至5月底,全国申请补贴的车辆高达412万辆,单5月就新增123万份申请,远超预期。 像郑州、洛阳这类城市,6月中旬就因“资金用尽”关闭通道;新疆、沈阳等地紧随其后。

地方财政的压力同样雪上加霜。 中央要求地方按比例配套资金(东部1.5%、中部1%、西部0.5%),但部分城市连这笔钱都难以凑齐。 以河南为例,300亿的地方配套资金迟迟无法到位,最终只能暂停。

更令人震惊的是,灰色产业链的“花式套补”加速了资金枯竭。 在河南、重庆等地,一些商家专门伪造“零公里二手车”:把新车伪装成二手旧车过户,制造虚假交易记录。 他们以500-800元收购濒临报废的车辆资质,再通过虚开发票,单辆车就能套取高达2万元补贴(国补1.5万+车企补贴0.5万)。

部分4S店甚至与黄牛“里应外合”。 郑州某经销商透露,有团伙将新车以二手车名义过户,既骗补贴又逃税,一个月非法获利超百万。 这种规模化骗补直接导致多地紧急升级系统——比如沈阳以“技术升级”名义暂停审核,实为修补漏洞。

政策执行中的漏洞也让消费者受害。 补贴并非直接发给个人,而是拨付给企业,导致经销商截留、拖延发放的情况频发。 有车主反映,提车半年仍未拿到承诺的补贴,维权无门。

补贴暂停后,消费者上演“末班车狂奔”。 郑州一家比亚迪4S店的销售提到,政策叫停前三天,店里挤满抢搭末班车的人,“但旧车过户、新车上牌、资料上传全要在截止日前完成,很多人根本来不及”。 王峰(化名)在郑州暂停前一天办完所有手续,成为最后一批幸运儿;而更多犹豫的买家,只能面对突然上涨的购车成本。

终端市场迅速降温。 惠州、郑州的经销商观察到,补贴取消后客流量减少近三成,部分刚需买家直接削减1.5万预算,暂缓购车计划。 6月上旬的乘用车销量虽同比增长19%,但环比下降12%,市场明显遇冷。

值得注意的是,报废更新补贴并未消失。 湖南、河南等多地明确强调: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车的补贴仍持续有效,截止日还是2025年12月31日。 例如新疆,2012年6月前的旧车报废可领1.5万-2万元补贴。

新的替代政策也已就位。 财政部等四部门在8月12日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方案》,从9月1日起,买车、修车等消费贷款可享受贴息。 规则很具体:单笔5万以下按实际金额贴;超过5万的部分,按5万封顶计算。 同一机构累计最高贴息3000元。

国家层面也释放了明确信号:8月第三批1380亿中央资金开始分批注入,政策全国统一截止日仍是12月31日。 甘肃在暂停53天后,已于8月11日重启补贴;雄安新区则改用“资格券”模式,每月1-5日通过懂车帝App发放。

车企的反应比想象中更快。 比亚迪、吉利等品牌紧急推出“电瓶车置换四轮车”活动,并加码分期免息、延长质保等自主优惠,试图填补政策空窗期。 一位吉利销售坦言:“现在卖车必须靠产品说话,不能只等补贴了。 ”。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