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烧光30亿,自家员工都不碰:韩国宾利为啥在中国混不下去?

提到宾利,中国人没有不认识的,但要说韩国的“宾利”,很多人可能连名字都叫不上来。

它就是捷尼赛思——现代集团砸钱打造的豪华品牌。

4年烧光30亿,自家员工都不碰:韩国宾利为啥在中国混不下去?-有驾

在韩国本土,捷尼赛思年销十几万辆,号称“拳打BBA,脚踢雷克萨斯”。可到了中国,画风突变:4年烧掉30亿,去年总销量只有1328辆,连自家员工都不愿意买

曾经,捷尼赛思入华时阵仗堪比好莱坞大片。上海外滩搞无人机灯光秀,单场烧掉上千万;每卖一台车,营销费就摊到71万,比车价还夸张

4年烧光30亿,自家员工都不碰:韩国宾利为啥在中国混不下去?-有驾

可一顿操作猛如虎,销量却像扶不起的阿斗。问题到底出在哪?

很多人说,捷尼赛思卖不动是因为中国消费者“只认车标”。这话听着像甩锅。

论设计,捷尼赛思的钻石格栅、双线大灯确实有辨识度;论配置,全系标配空气悬挂、电吸门,用料比BBA还舍得下本。但问题在于, 豪华车从来不是“堆料大赛”

4年烧光30亿,自家员工都不碰:韩国宾利为啥在中国混不下去?-有驾

举个例子:你花50万买辆捷尼赛思G80,朋友见了可能问:“这车标像宾利,但到底是啥牌子?” 而开宝马5系回村,大爷大妈都知道这车“贵气”。

奔驰宝马上百年的品牌积淀,早就在中国人心里种下了“豪华=德系”的认知。反观捷尼赛思,2015年才独立成品牌,历史还没某些国产车长,却想靠几场营销逆天改命,未免太天真。

4年烧光30亿,自家员工都不碰:韩国宾利为啥在中国混不下去?-有驾

买车一时爽,修车火葬场。

截至2025年,捷尼赛思全国只有19家门店,而奔驰的4S店超过600家。有车主吐槽:车在成都坏了,售后让拖到重庆修,光运费就花了5000块,时间耽误一周

普通人买个车图省心,谁愿意为个小毛病跨省奔波?

4年烧光30亿,自家员工都不碰:韩国宾利为啥在中国混不下去?-有驾

更尴尬的是,捷尼赛思的店大多开在偏远商圈。

北京某门店藏在文创园角落,路人走过都以为是咖啡厅。反观BBA,4S店扎堆城市黄金地段,保养、维修、置换一条龙,这才是豪华品牌该有的底气。

4年烧光30亿,自家员工都不碰:韩国宾利为啥在中国混不下去?-有驾

销量差,捷尼赛思的高管没少“作妖”。

2023年全员大会上,韩国高管公开批评中国员工:“你们连自家车都不买,对公司没感情!” 这话直接把员工整懵了——自家车又贵又难修,凭啥要自掏腰包?

更离谱的是战略摇摆。

2021年入华时主打燃油车,结果碰上新能源爆发;等到2024年推电车,又遇上国产车价格战。捷尼赛思的纯电GV60定价35万起,比Model Y贵一截,续航却只有500公里

4年烧光30亿,自家员工都不碰:韩国宾利为啥在中国混不下去?-有驾

豪华品牌不是速成班

捷尼赛思的教训,揭开了汽车行业最残酷的真相:豪华品牌的成功,靠的不是PPT和无人机秀,而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认同

奔驰经历过二战工厂被炸,宝马熬过石油危机,奥迪在90年代靠官车形象翻身……这些故事早被写进商业教科书

反观捷尼赛思,既没有历史光环,又没赶上中国市场红利期,却想用“韩国宾利”的噱头抄近道,结果摔得鼻青脸肿。

4年烧光30亿,自家员工都不碰:韩国宾利为啥在中国混不下去?-有驾

说到底,中国消费者早就过了“外国月亮更圆”的阶段。BBA靠品牌力碾压,国产车靠性价比和智能配置厮杀,而捷尼赛思卡在中间,高不成低不就。

捷尼赛思仍在硬撑,但市场留给它的时间,可能真的不多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