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你说奇不奇崛?
想当年,贴着洋标签的合资车,那叫一个炙手可热,仿佛镀了层金,恨不得在车屁股上打上“原装进口”的钢印。
可瞅瞅今朝,再瞧瞧五月那张小型SUV的销量榜单,本田缤智直接崴泥,掉到第15名,大众途铠更是偃旗息鼓,排到了31名开外。
倒是比亚迪元UP,横空出世,愣是卖了个盆满钵满,成了匹黑马。
这光景,颇堪玩味。
你说这比亚迪元UP何以如此蹿红?
明面上的说辞是啥“技改创新”、“价廉物美”。
这话不假,九万挂零的起售价,CLTC续航401公里,还给你整了个车联万物,听着就挺熨帖。
可单凭这些,就能把一众合资品牌打得落花流水?
我觉得未必尽然。
你寻思寻思,早些年咱老百姓买车,图的是啥?
不就三大件嘛,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得抗造耐用。
合资品牌在这方面,的确是老树盘根,家底殷实。
可如今这世道,年轻人的口味变了。
他们更看重啥?
是智联化、是电续航、是用车成本。
说白了,就是图个省钱、省事、有里有面儿。
国产车在这点上,拿捏得死死的。
就拿比亚迪元UP来说,人家直接梭哈新能源,电费才几个钱?
油费的零头啊!
而且,人家还给你配个智舱互联,语音耍宝、OTA迭代,玩得风生水起。
反观合资品牌,还死抱着那套燃油喷射不撒手,智联化也慢吞吞的,你说能不被拍在沙滩上吗?
当然,也有人嘀咕,合资品牌毕竟树大根深,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这话也在理,合资品牌的技术沉淀,确实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
但关键是,时移世易了。
现在是电能时代,是智车纪元。
合资品牌倘若还抱着往昔的荣光不放,那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市场蛋糕被鲸吞蚕食。
依稀记得,有个老友,对德系车那是情有独钟。
逢人便夸底盘稳健、操控精湛。
结果呢?
去年也缴械投降,换了辆国产电车,为啥?
“油价太离谱了,充一次电能跑好几百公里,真香警告!” 瞧见没,这就是消费者的脚力投票。
当然喽,这也不是说合资品牌就彻底凉凉了。
说到底,每个牌子都有自己的撒手锏。
但合资品牌想要东山再起,就得放低身段,拥抱变革。
别再拿着“品牌溢价”当令箭了,好好琢磨一下中国消费者的心头好,把智联化、电动化搞上去,这才是正解。
依我看,这场小型SUV市场的洗牌,恰恰映射了整个汽车行业的演进脉络。
电能替代燃油,智联颠覆传统,这已然是泥牛入海,一去不返的滚滚大势。
合资品牌若再不抓紧时间换挡提速,恐怕真要变成“时代眼泪”了。
区区五月的销量数据,怕只是个前哨战罢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