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是不是都在琢磨着换辆电车开开?
特别是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想买个空间大点、坐着舒服的中型纯电SUV,可是一看市场,好家伙,那叫一个眼花缭乱。
从十几万到四五十万,国产的、合资的、新势力的,乌泱泱一大片,到底该怎么选?
很多人心里都犯嘀咕:这车看着不错,那车配置也挺高,到底谁卖得好?
谁是真本事,谁是瞎忽悠?
别急,最近懂车帝发布了一份9月第二周的销量榜单,这可不是厂家自己吹牛的广告,是实打实的销售数据。
咱们今天就当一回“吃瓜群众”,拿上这份成绩单,一起来看看这纯电中型SUV的江湖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看大家真金白银都投给了谁。
咱们先从最顶上说起,排在第一名的,还是那个老熟人——特斯拉Model Y。
一周就卖了0.94万辆,将近一万台!
这个数字是什么水平呢?
就是把榜单上从第二名到第五名的销量全加起来,还比不过它一个。
很多人就纳闷了,说这Model Y内饰简单得跟个出租车似的,连个仪表盘都没有,价格也不算便宜,怎么就那么多人抢着要?
其实这事儿得从两个方面看。
一方面,人家是开创者,在全球范围内,一提到电动车,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特斯拉,这种品牌效应是根深蒂固的。
买它,不仅仅是买一辆车,更像是在买一个科技圈的“入场券”。
另一方面,它的那套智能驾驶系统和整车软件的成熟度,确实是经过了全球市场检验的,用起来省心,设计也符合现在很多人的极简审美。
所以,尽管大家嘴上吐槽它这不好那不好,但销量摆在那,说明它确实精准地抓住了相当一部分中高端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
不过,真正让咱们中国人提气的,是排在第二名的这位。
比亚迪的海狮06EV,一周卖了0.43万辆,这个成绩相当亮眼!
作为比亚迪海洋网的一员猛将,海狮06EV的成功可不是偶然。
它背后站着的是比亚迪强大的技术家底。
咱们老百姓买电车,最关心的是啥?
安全和续航。
海狮06EV用的刀片电池,安全性是出了名的;再加上比亚迪自家的三电技术,能耗控制得很好,续航也扎实。
更关键的一点是它的定价,正好卡在15万到20万这个大多数家庭都能接受的范围里。
在这个价位,你想买个配置差不多的合资SUV,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比亚迪就是用这种实实在在的技术和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告诉所有人:我们中国品牌,也能造出技术领先、价格厚道的好车。
它能冲到亚军位置,靠的是硬碰硬的实力,是真正站在普通消费者角度造车的结果,这值得我们点一个大大的赞。
看完冠亚军,我们再往下看,第三和第四名被零跑C10和C11这对“兄弟兵”给包揽了,销量分别是0.32万辆和0.25万辆。
零跑这个品牌,打法非常有意思,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字——“卷”。
它把性价比玩到了极致。
就拿C10来说,很多人都说它是“理想的平替”,因为它用远低于理想汽车的价格,提供了一个非常宽敞舒适的家庭用车空间。
而C11呢,则是在配置上疯狂堆料,什么大屏幕、智能驾驶辅助,别人家高配才有的东西,它可能中配就给你了。
零跑之所以能做到这么高的性价比,是因为它很多核心技术和零部件都是自己研发生产的,成本控制得好。
这种策略非常聪明,它让预算有限但又想体验高科技、大空间的消费者找到了最好的选择。
一个主打家庭实用,一个主打科技越级,兄弟俩联手,硬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里抢下了一块不小的蛋糕。
但是,从第五名开始,情况就变得非常微妙了。
你会发现销量数字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断崖”。
第五名的极氪7X,周销量是0.11万辆,连第四名零跑C11的一半都不到。
再往后,像岚图知音、小鹏G6、深蓝S07、问界M5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车型,一周的销量都在一百台上下徘徊,也就是0.08万到0.09万辆这个级别。
这就奇怪了,这些车产品力也不差,为什么就卖不动了呢?
问题就出在,当市场上的选择太多时,消费者就会优中选优。
这些排在中间的车型,往往都有自己的长处,但可能也有明显的短板,或者说特点不够突出。
比如小鹏G6,它主打的智能驾驶曾经是王牌,但现在各家都在做,它的领先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
而且小鹏旗下车型有点多,G6、G7、G9,可能会让消费者在选择时感到困惑。
再比如问界M5和深蓝S07的纯电版,它们就更尴尬了。
这两个品牌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更多是“增程车”,就是那种既能用电又能用油,没有续航焦虑的车型。
它们的增程版卖得非常好,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当消费者走进店里,销售介绍纯电版时,很多人心里可能会想:“既然有没续航焦虑的增程版,我为什么还要买个纯电的呢?”这就好比一个演员因为一个角色太出名,导致他演什么大家都觉得是那个角色,品牌认知被固化了,纯电版本反而被自家的兄弟给“拖累”了。
最后,我们看看榜单的后半部分,那就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了。
最让人唏嘘的是一些传统豪华品牌,比如奥迪Q6L e-tron,顶着四个圈的光环,一周销量连一百台都不到。
这说明什么?
说明时代真的变了。
在燃油车时代,一个豪华品牌的车标可能就值十万块。
但在电动车时代,大家更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智能化体验、电池技术和续航能力。
如果你的产品在这些方面没有拿出让人信服的东西,光靠一个标,已经很难打动现在的消费者了。
传统大厂在向电动化转型时,如果还抱着老观念,那路只会越走越窄。
此外,还有像极狐、阿维塔、丰田等品牌的一些车型,也都在榜单的末尾挣扎。
它们或许在某些方面做得不错,但在品牌知名度、销售渠道或者产品定义上,没能跟上第一梯队的步伐,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被边缘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