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腾势最近的操作,总给我一种“悟了”之后彻底“颠了”的感觉。
就说这个所谓的“2026款腾势N9”,我刚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太阳穴都跟着突突了两下。现在是2024年,你直接给我预告后年的车?这是什么新时代的期货玩法?三体人看了都得感慨一句你们地球人时间线真乱。但你点进去一看,哦,原来就是现在要卖的车。那为什么要叫2026款?答案很简单,不装了,摊牌了,就是要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告诉你,我这车,技术领先你们两年,你们现在玩的,都是我两年前剩下的。
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挑衅,是一种刻在名字里的傲慢。就好像你在打牌,对面直接把后面两轮的王炸全拍在桌上,然后微笑着对你说:“不好意思,我赶时间,你们随意。”
进店里看车,那个所谓的“紫瑢金”双色车身,销售跟你吹这是15年工匠手工打磨,听听就好。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早就不信这种“匠人精神”的鬼话了。这年头,车企的发布会比科技圈还玄学,一个颜色都能讲半小时故事。但你必须承认,这套东西它好用。为啥?因为它满足的不是你的物理需求,是你的精神需求。你花四十万买的不是一台车,是“15年工匠手工打磨”这个故事,是“稳坐金山”这个彩头。奔驰最值钱的是车标,这玩意儿最值钱的,就是它努力让你相信它很值钱的那股劲儿。
坐进去,三块大屏扑面而来。典中典。现在的新势力,要是车里没个三四块屏幕,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UI界面切个分屏,丝滑;语音助手说个方言,能懂。这些都属于基础操作,属于“俺也一样”的范畴。真正有点意思的是那个接入的大模型,可以连续对话。这玩意儿的关键不在于它有多智能,而在于它尝试解决一个核心痛点:开车的时候,我不想当个智障一样,每说一句话都要喊一遍“你好XX”。虽然离终极目标还远,但方向是对的。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理,智能座舱的关键也不在屏幕有多大,语音有多快,而在于它能不能让你在最烦躁、最混乱的时候,依然觉得它是个“人”,而不是个“机器”。比如你老婆在副驾叨叨,你儿子在后座哭闹,你还能心平气和地让它放个歌,它还能听懂,这才是真本事。
然后是第二排,这才是腾势真正想掀桌子的地方。零重力座椅、吸顶大屏、帝瓦雷音响、侧边无线充、三向开门的冰箱。它在干什么?它在重新定义“车”这个东西。过去的MPV告诉你,第二排是老板位;现在的腾势告诉你,不,第二排是你的“精神任意门”。只要你躺平,关上门,外面是堵到天荒地老的五环,里面就是你的私人影院、移动行宫。
说真的,我最近腰不好,看什么带按摩的座椅都两眼放光,人到中年就是这么朴实无华。这种产品思路其实非常鸡贼,它深刻洞察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矛盾:物理世界的移动越来越难,所以精神世界的逃离必须越来越简单。车解决不了堵车,但车可以让你在堵车的时候不那么想死。这个移动小卖部,哦不,车载冰箱,就是这种思路的极致体现,它让你在钢铁牢笼里,还能享受到一丝冰阔落带来的资本主义腐朽快乐。
第三排居然也给足了面子,电动调节加热充电口一应俱全。这是最狠的地方。以前大家做七座车,第三排基本就是个“压缩毛巾”,平时收着,应急时候打开,坐进去的人狗看了都摇头。但腾势说,不,我要让第三排也有人权。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要攻击的,是所有把第三排当狗座的对手。这根本就不是造车,这是在逼宫!
至于什么4.65米的转弯半径,比紧凑轿车还小,这属于技术上的降维打击。开一个五米多的大家伙,在老小区里腾转挪移跟开个飞度一样,这种体验本身就构成了一种“玄学”。你开惯了它,再开别的车,就感觉像给高达装了个拖拉机的转向系统,浑身难受。
还有那个“易三方平台”,高速避让挑战210km/h,听着就跟修仙小说里的渡劫一样。谁会在现实里这么开?没人。但它必须得有。这就好像武林高手对决,打之前先自报家门:“我练的是金钟罩铁布衫,能扛住天雷轰顶。”至于你平时会不会被雷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你能扛。这就是安全感的来源,一种冗余到夸张的性能带来的信仰加持。
写到这里我得承认,把车比作修仙法宝可能有点过了,但你不得不说,这味道很冲。
最后,我们来聊聊最关键的,价格。38.98万起。
当所有这些“不当人”的配置,配上这个价格的时候,整个故事的性质就变了。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力展示,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闪电战。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上最甜的奶油都刮走了,那腾势N9这一刀,是连带着桌子腿都给你剁了。
它传递出的信号非常明确: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它把一个原本可以卖到50万甚至60万的配置组合,用一个几乎没有利润空间的价格砸向市场,它要的不是利润,它要的是“命”。是理想的命,是问界的命,是所有还在端着架子、讲究“品牌调性”的对手的命。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腾势N9这车到底好不好?讲真,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让别人不好过了。
这就够了。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