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竞争持续加剧。近日,比亚迪宣布王朝网、海洋网两大系列多款主力车型下调价格,优惠力度巨大。无独有偶,近期日系车也是频频降价,价格战再次波及全行业。受价格战消息影响,A股、港股汽车股近日双双回调,包括比亚迪、零跑汽车、吉利、理想等多个汽车股股价迎来较大幅度下跌。
事实上,目前汽车价格战跟行业库存上升息息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4月末,全国乘用车行业库存350万辆,较上月增加15万辆,较2024年4月增12万辆,库存量已达到历年4月末的高点。在此情况下,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在所难免。对此,行业车企应该如何应对?作为新势力领头羊的零跑汽车通过技术等多维度投入实现突围,或可提供参考。
行业竞争加剧,企业如何应对
从整个汽车产业来看,目前汽车产业处于巨变前夕。近些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呈现两个特征:一是总量上市场增速正在放缓,逐步进入存量市场;二是结构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扩大,从2021年的15%迅速增长至2024年的接近48%。据中国汽研测算,2025年汽车产销规模预计达到32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将超过1600万辆,渗透率达到50%,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增速或将开始放缓。
这两个特征使得我国汽车产业面临一些挑战。传统燃油车市场不断收缩,企业产能出现一定过剩,进而可能导致库存增加;新能源汽车整体渗透率放缓,伴随着市场高增长而产生的产能扩张,可能也会面临一定过剩问题。如果考虑到市场增速放缓以及今年底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退出,未来可能将面临更大的库存与价格压力。
如果价格战因库存问题而持续,则可能导致新能源车企与传统燃油车企都陷入亏损。业内人士表示,我国车企存在竞争模式的锁定效应,即过度依赖价格竞争,对创新投入不足,忽视品牌建设、服务提升等长远战略,导致企业难以适应环境变化,行业内部竞争持续加剧。
从整个行业来看,不管是比亚迪等传统车企,还是零跑汽车等造车新势力,面对行业“内卷”加剧,如果通过价格战争夺市场份额,只会持续拉低全行业盈利水平。唯一的路径就是将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品牌建设与服务提升等领域,提升产品质量,持续提升自身竞争力,这才是王道。
多维度深化布局,持续加大研发力度
面对行业加剧内卷,近年来,零跑汽车一直在产品布局、市场建设和技术研发等多个维度方面加大布局,持续提升自身竞争力,以日益增强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持续在行业内卷中日渐实现突围。
在产品布局方面,除了包括零跑C10、零跑C11等C系列车型外,零跑汽车未来三年公司将每年在全球推出2-3款产品,其中B10现已上市,后续2025年计划再推出B系列爆款零跑B01和零跑B05在内的2款车型,价格在10-15万元。预计明年,零跑汽车还将推出旗舰D系列车型,布局中高端市场。从C系列到B系列再到D系列,持续完善的产品矩阵,进一步深化了零跑汽车的市场占有率。
在渠道端,零跑汽车坚持“1+N”渠道发展模式,持续加大扩张门店销售网络。截至2025年3月底,零跑布局销售门店756家门店(289家零跑中心,467家体验中心),服务门店449家,覆盖279个城市,2025Q1单店店效同比提升50%左右。未来,零跑汽车计划到2025年底新增覆盖80个空白市、县,地级市以上城市覆盖率提升至90%。海外方面,零跑汽车2025Q1海外渠道数量超500家(欧洲超450家,亚太近50家)。
在技术研发方面,自成立以来,零跑汽车始终坚持技术自研,并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今年以来,零跑汽车不仅加大了在智驾方面的研发投入,而且在芯片等方面也开展了强力投入和合作。近期,高通全球CEO安蒙到访零跑汽车,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表示,相信未来有更创新的合作成果带给大家。
此外,在海外市场上,零跑汽车也在持续加大力度,欧洲和东南亚市场都是其重点布局区域,也获得不错成绩。数据显示2025年1月-4月零跑汽车零跑汽车位居新势力累计出口销量冠军。
整体来看,无论是行业传统车企,还是诸如零跑汽车在内的造车新势力,面对持续加剧的行业竞争,唯一的手段就是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和投入,在全球市场上获得更大影响力,而作为新势力的零跑汽车,目前已在正确的道路上持续奔跑,持续突围,向着全球市场大步迈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