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推出新标志,哑光质感,二十多年首次更新

最近大家可能都留意到了一个现象,好像很多我们熟悉的汽车品牌都在悄悄地给自己的标志“化个妆”,把原来那种立体感很强、亮闪闪的金属标,换成了更简单、更平面的样子。

这股风潮现在也刮到了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品牌身上,那就是铃木。

就在不久前,铃木宣布要更换它用在车身上的实体车标,这可是二十多年来的头一回。

这就不禁让人好奇了,好端端的一个标志,用了这么多年,大家都认熟了,为什么突然要换呢?

铃木推出新标志,哑光质感,二十多年首次更新-有驾

是觉得原来的不够好看了,还是背后有什么更深层的考虑?

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的,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铃木这次换标的来龙去脉。

说起铃木这次的品牌形象升级,它其实是分了两步走的,一步在线上,一步在线下,可以说是先“虚”后“实”。

第一步动作其实在今年四月份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动静比较小,很多人可能都没注意到。

当时铃木是对它在数字世界里使用的品牌标志进行了一次优化。

什么叫数字世界呢?

铃木推出新标志,哑光质感,二十多年首次更新-有驾

就是我们在手机、电脑上看网页、用App、刷短视频时看到的那个标志。

铃木做出的改动非常细微,就是把那个经典的红色“S”图标和蓝色的“SUZUKI”大写字母,都稍微弄得“胖”了一点,也就是加粗了字体的笔画。

同时,字母和字母之间,以及图标和文字之间的空隙也拉大了一点点。

你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咱们平时用电脑打字时,调一下字体粗细和间距嘛,能有多大讲究?

其实学问就在这里。

现在这个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已经从报纸、杂志变成了手机屏幕。

手机屏幕就那么大点地方,一个设计得过于纤细的标志,在屏幕上稍微一缩小,就可能变得模糊不清,成了一小团色块,大大影响了辨识度。

铃木推出新标志,哑光质感,二十多年首次更新-有驾

铃木的这次调整,就是为了确保无论在多小的屏幕上,它的标志都能保持清晰醒目,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

这在设计上叫做提升“数字环境中的识别度”,说白了,就是在网络世界里,让自己的招牌擦得更亮,更容易被大家看到。

线上这番“微调”算是预热,真正的大动作在时隔近半年后才正式公布,那就是更换汽车上那个实实在在、能摸得着的实体车标。

这一下可就不一样了,因为这个车标关系到每一辆铃木新车的外观。

新车标最大的变化,就是告别了过去那种亮晶晶、甚至能当小镜子用的镀铬材质。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类似于哑光铝的质感,官方称之为“高亮银色”。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个区别,旧款车标就像是抛光得锃亮的金属,在阳光下会很晃眼,看久了甚至会觉得有点俗气;而新款车标的感觉,更像是现在很多高端电子产品,比如苹果笔记本电脑外壳那种细腻、低调的金属磨砂质感。

铃木推出新标志,哑光质感,二十多年首次更新-有驾

它不追求刺眼的反光,而是通过一种内敛的光泽来体现品质感和现代感。

虽然标志的核心,那个经典的“S”形轮廓没有变,大家还是一眼就能认出这是铃木,但整个标志的线条处理得更加平滑、圆润,边缘也更细腻,给人一种更轻盈、更精致的感觉。

而且,铃木还特别提到,新车标的材质和制造工艺比以前的镀铬更加环保。

你看,现在连换个车标,都得考虑到环保这个大主题,这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表现。

那么,最核心的问题来了,铃木为什么要这么做?

其实,这背后是整个汽车行业乃至全球设计界的一股大趋势。

这股趋势就叫“扁平化设计”。

铃木推出新标志,哑光质感,二十多年首次更新-有驾

最早,这股风是从科技圈刮起来的,以苹果公司为代表,他们把手机系统里那些模仿现实物品、有阴影有高光的图标,全部变成了简洁的色块和线条。

这种设计风格的好处是信息传达更直接、视觉上更清爽,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慢慢地,这股风就吹到了汽车行业。

如今的汽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机械产品,车里的大屏幕越来越大,各种功能都集成在触摸屏里,汽车本身也越来越像一个装了四个轮子的大号智能手机。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设计复杂、充满立体感的3D车标,如果出现在一个完全扁平化的车载系统界面里,就会显得非常突兀,格格不入。

所以,把车外的实体车标和车内的数字标志统一成扁平化的风格,能让整个产品的视觉体验更加和谐统一。

铃木推出新标志,哑光质感,二十多年首次更新-有驾

除了顺应设计潮流,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来自市场的竞争压力,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冲击。

我们可以看看现在市面上那些新兴的造车品牌,特别是咱们中国的新势力,比如比亚迪、蔚来、小鹏等等,它们的标志从一开始就走的是简约、科技的路线,没有那么多复杂的立体效果。

这些新品牌用全新的设计语言,正在重新塑造消费者心中对于“现代汽车”的印象。

在很多人看来,简约就等于科技,扁平就等于未来。

在这种背景下,像铃木这样历史悠久的传统车企,如果还固守着几十年前设计的、闪闪发光的立体车标,就很容易给消费者留下一种“老派”、“跟不上时代”的印象。

所以说,换标不仅仅是换个外观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种宣言,是铃木在向市场、向年轻一代的消费者表明自己的态度:“别看我年纪大,但我的心不老,我也在积极拥抱电动化、智能化的未来。”

更有意思的是,铃木在这次换标行动中,还展现出了它一贯的精明和务实。

铃木推出新标志,哑光质感,二十多年首次更新-有驾

他们宣布,新车标将在2025年的日本移动出行展上首次与公众见面,然后会逐步应用到全球生产的车型上。

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新车标在尺寸和比例上和旧车标保持了一致。

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工厂可以直接把新车标安装在现有车型的格栅和尾门上,不需要为了换一个标志就去重新设计和制造一整套车头车尾的模具。

这一下子就能省下一大笔研发和生产线改造的费用。

既要通过换标来提升品牌形象,追赶潮流,又要严格控制成本,这种精打细算的作风,确实非常符合铃木一贯给人的印象。

当然,一个标志的改变,也离不开它自身的历史传承。

铃木推出新标志,哑光质感,二十多年首次更新-有驾

铃木这个经典的“S”标,其实也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演变。

铃木这个品牌,最早在1909年成立时,是做织布机的,那时候它的标志跟汽车一点关系都没有,是由英文名“SUZUKI”和一只象征力量与自由的鹰隼组成的。

直到1958年,为了配合公司开始制造汽车和摩托车,铃木才推出了这个流传至今的“S”形图标。

这个设计在当时非常前卫,几何线条锋利而有力,据说灵感来自日本的书法和武士文化,蕴含着一种向前冲刺的动感。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铃木又对标志进行了完善,加入了蓝色的“SUZUKI”字样,并将“S”图标固定为醒目的红色。

这个红蓝搭配的标志,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最熟悉的版本,它也陪伴着铃木的奥拓、雨燕、羚羊等经典车型,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一代人关于家庭轿车的集体记忆。

如今,这个“S”标再次进化,它褪去了鲜艳的色彩和刺眼的光芒,变得更加沉稳、更有质感。

这不仅是设计风格的轮回,更是一家百年老店在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时,所做出的主动改变。

就像铃木的社长所说,新标志体现了公司迎接新挑战的决心。

通过这次“变脸”,铃木希望告诉所有人,那个一直致力于为普通大众打造可靠、实用出行工具的铃木,依然会陪伴在大家身边,只是这一次,它换上了一身更符合这个时代的新衣裳,准备好迎接下一段旅程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