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期间,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沿海支队第四大队积极落实沿海支队与东部公司联合推出的充电服务保障六项举措,在G15沈海高速如皋、东台等服务区掀起一场新能源充电服务“效能革命”。面对假期激增的充电需求,一套涵盖“科技赋能+动态调度+暖心服务”的立体化保障体系全面上线,让新能源车主体验到了“智慧分流、随到随充”的出行新体验。
无人机引导 破解充电堵点
在如皋服务区内,无人机盘旋空中实时监测车流,定向声波系统循环播放充电提示,引导充电车辆有序排队、及时分流。新能源车主王先生刚驶入充电排队区,便收到沿海支队9680志愿服务者递来的《沈海高速新能源车充电小提示》,发出友情提醒:“前方10公里丁堰收费站有快、慢充桩,17公里如皋收费站也有充足充电资源,可避开排队”。
机器人上岗 增加充电资源
东台服务区的“黑科技”移动充电机器人成为假日焦点,可移动式充电设备在车流高峰时段灵活补位。针对排队难题,建立“潮汐充电”资源调配机制,根据潮汐车流情况,灵活布设和调配移动充电设施,及时引导车辆至对向服务区充电,最大限度盘活充电资源。
全天候守护 筑牢安全防线
假日期间,由专业工程师、交通执法员、志愿者组成的“三位一体”保障团队全天候驻守。充电桩维护单派驻专业技术人员现场驻守。沿海支队9680志愿服务第四分队的志愿者穿梭在车流中,化身“充电辅导员”,手把手指导车主使用智能设备,同步开展充电安全知识科普。
“五一”期间这一场“充电保卫战”,从无人机引导到机器人充电,从潮汐调度到全域联动,沿海支队第四大队用创新举措与热情服务,让“绿色出行”的公众一路畅行。
(新媒体责编:jsgszfyhzd419)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