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汽车彻底告别中国,一个辉煌时代的落幕

7月22日,三菱汽车正式结束了与中国伙伴在沈阳航天三菱发动机公司的合作,同时停止了这家合资公司的发动机生产业务。这一干脆的“转身”,意味着这家在中国市场打拼了整整四十年的日本汽车品牌,彻底告别了中国汽车生产的舞台。

三菱汽车彻底告别中国,一个辉煌时代的落幕-有驾

面对中国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汽车“狂飙”的巨变,三菱方面相关负责人坦言:“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变化快如闪电,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经过对在华战略的深度审视,最终做出了退出的决定,言语间难掩无奈。

告别早有预兆。7月初,“沈阳航天三菱”悄然更换为“沈阳国擎动力科技”的新招牌。工商信息显示,三菱等老股东已悄然退出,新股东接棒入场。从整车制造到最核心的发动机业务,三菱汽车在中国的生产版图至此归零。

三菱汽车彻底告别中国,一个辉煌时代的落幕-有驾

回望三菱在华的四十年,堪称一部跌宕起伏的外资车企奋斗史。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急需外界的技术支持 。三菱汽车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机遇,凭借其先进的发动机技术,与中国展开了深入的合作。

1997 年,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提供了关键的“心脏”——4G系列发动机。紧接着在1998年,东安三菱也宣告成立。这两大合作平台,成为了三菱发动机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桥梁,一度占据国产车近三分之一份额。

三菱汽车彻底告别中国,一个辉煌时代的落幕-有驾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帕杰罗/V33等进口车型以强悍性能成为公务车“宠儿”;1996年北京吉普投产帕杰罗Sport,其越野形象深入人心。2006年三菱入股东南汽车后,导入戈蓝、蓝瑟等轿车车型。2012年广汽三菱成立后,三菱将资源重心转向广汽,东南三菱逐步停止技术输入。同时广汽三菱开启了国产化之路,欧蓝德、劲炫等车型相继实现国产化,凭借着较高的性价比和不错的产品力,迅速俘获了消费者的芳心,广汽三菱在2018年的销量飙升至14万辆的巅峰。

三菱汽车彻底告别中国,一个辉煌时代的落幕-有驾

转折出现在2019年,当时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内耗严重,广汽三菱发展势头戛然而止。2020年开始广汽三菱的销量急转直下,到2022年工厂产能利用率惨淡至16%。

2023年3月广汽三菱暂停生产,10月正式宣布退出整车制造;2024年7月,广汽埃安以1元象征价接手长沙工厂,整车业务彻底落幕。

三菱汽车彻底告别中国,一个辉煌时代的落幕-有驾

三菱汽车黯然离场,业内人士认为,在电动化这场关键赛跑中,三菱成了迟缓的掉队者。 其末代电动车阿图柯缺乏诚意,在技术和产品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还被网友戏称是换标的广汽埃安 V,且整整6年未推出真正意义上的全新车型,最终在汹涌的新能源浪潮中被远远甩开。

三菱汽车彻底告别中国,一个辉煌时代的落幕-有驾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竞争的加剧以及自主品牌造车能力的飞速提升,自研自产发动机早已不是什么难事。三菱汽车在华的四十年征程落幕,标志着燃油车时代技术依附模式的终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