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车市稳增2%,L2强标将至,智驾安全迎来分水岭

金九车市稳增2%,L2强标将至,智驾安全迎来分水岭

秋意渐浓。中国车市在传统的“金九”旺季中,展现出了温和而坚定的韧性。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及乘联分会最新数据,9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规模预计达215.0万辆,环比增长6.5%,同比微增2.0%。增速看似平缓。背后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转换。

真正的风暴眼,在新能源。125.0万辆——这是9月新能源乘用车预计交出的零售答卷。这意味着,每卖出100辆新车,就有近58辆是新能源车。58.1%的渗透率,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市场真的变了。

然而,比销量数字更值得关注的,是一场关乎未来安全的深刻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L2级辅助驾驶强制国标,来了。

9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就《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这是一把迟来已久的“安全标尺”。目的明确。为狂飙突进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划定清晰的安全底线。

L2级辅助驾驶,它究竟是什么?它绝非自动驾驶。系统能在特定条件下持续控制车辆的横向和纵向运动。让你手脚暂时放松。但你的注意力,绝不能放松。驾驶员,永远是责任的主体。

金九车市稳增2%,L2强标将至,智驾安全迎来分水岭-有驾

然而,过去几年,“高阶智驾”、“零接管”等夸大宣传充斥市场。一些企业模糊了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界限。代价是惨痛的。一系列因系统能力不足或驾驶员误用导致的事故,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新国标直面核心痛点。它构建了包括46项场地试验在内的多层次评价体系。例如,若系统支持夜间使用,则必须通过16项额外的夜间测试。极其严苛。

它更注重“人”的因素。标准拟强制要求系统具备手部脱离检测和视线脱离检测能力。一旦发现驾驶员分神,系统必须立即发出警报。甚至可控地退出。同时,标准还要求车辆每次启动时,确认驾驶员是否已完成使用培训。旨在从源头减少误用。

这不仅是技术规范。更是安全宣言。它明确告知行业和消费者: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任何脱离监管的“放手”,都是对生命的极大不负责任。

beneath the surface of this new standard, a silent war between technological paths is intensifying.

金九车市稳增2%,L2强标将至,智驾安全迎来分水岭-有驾

激光雷达与纯视觉,谁才是未来的王道?

这条法规的出台,意外地激化了两种技术路径的争论。在满足L2强标的基本要求上,两条路线展现了不同的哲学。

纯视觉路线,以特斯拉、小鹏为代表。他们坚信,依靠高算力芯片和不断进化的AI模型,摄像头足以模拟甚至超越人类视觉。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甚至断言,纯视觉方案的响应速度可比融合方案快数倍到10倍。成本优势是其最大吸引力。让智能驾驶更快普及到15万元以下的车型。

但它的对手呢?激光雷达阵营,以华为、速腾聚创为首。他们强调“冗余”的价值。激光雷达能提供精准的3D点云信息。在摄像头难以应对的恶劣天气或复杂光线下,它能成为一双可靠的后备之眼。速腾聚创指出,在探测远处低反射率的障碍物(如褐色纸箱)时,激光雷达优势明显。

金九车市稳增2%,L2强标将至,智驾安全迎来分水岭-有驾

争论的焦点是安全。纯视觉派认为,传感器过多可能导致数据冲突,增加系统复杂性。激光雷达派则反驳,在L4级及以上的自动驾驶中,纯视觉很难保证绝对安全。

事实上,终极答案或许并非二选一。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融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曾指出,视觉和激光雷达结合才是最佳方式。这正如攀登珠峰,无论南坡北坡,最终目标都是顶峰。安全,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随着L2强标的推进,一个更规范、更安全的智能驾驶时代正加速到来。消费者将获得更清晰的认知。企业竞争将回归技术本质。

金九的销量数字终将成为历史。但这场关于安全与技术的深刻变革,将长久地塑造我们未来的出行方式。车在变。路在变。守护安全的初心,永不改变。

#国庆健康充电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