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降价潮涌现,小型车门槛降低,国产品牌激烈竞争

说起来,咱们这一年“金九银十”好像跟以前真不一样了,尤其是电车市场,哗啦一下就拉开了降价大幕,感觉就跟商场清仓甩卖似的,谁都想把价钱往下砸。你说这到底是为啥,是大家都不想挣钱了,还是确实有难处?电车集体跳水,这戏码能不能长久,谁最受益,到底是哪出?

先说电车为啥降得这么狠。以前电车那叫一个高端,谁家弄个新能源,恨不得在朋友圈炫一圈,“我这车能自动泊车、能语音控制、能煮咖啡……”现在连煮咖啡都不管用,便宜才是硬道理。厂家不傻,市场那么多牌子,你不降,消费者直接挑其他家,根本不惯你毛病。之前新能源车市场刚起步,补贴多,关注高,谁都敢定个高价,大家也愿意试试。现在好了,技术越来越普及,新车层出不穷,厂商都得降价抢地盘,谁慢谁就吃亏。用“卷”形容都不够,简直是“血拼”。

看那些国产小电车,像熊猫、QQ冰淇淋、长安Lumin,好家伙,三万多块一辆,年轻人刚毕业第一个车,带个空调就起飞,谁还攒钱买二手燃油车?你仔细想,这些小车城里代步再合适不过,家里没矿也能开电车,这就是最便宜的新能源体验,真是把门槛压到地上了。不吹不黑,以前买电车都得有点追求,啥“环保先锋”、“科技达人”,现在就差没变成“买菜专用”。

不过可不是所有车都这么降,有的油车还挺淡定,降也降,但没那么疯,这就得问问为啥电车自己往死里降。不琢磨不知道,一琢磨明白了,还是“市场逼的”。年前这些车企还在和合资牌子激烈对战,现在国产都打赢了,合资都快退圈了。你说比亚迪,吉利,奇瑞,荣威,就差没把价格打到成本线了。合资车只要不跟,就等着被淘汰。

再看那些跑网约车的,微蓝6、EU5这些,厂家直接冲着大客户去了。给网约车公司的优惠就更狠,那车卖给一个公司就是几百上千台,厂家直接用大甩卖来换市场份额。这玩法就是“先占坑,再挣钱”,小品牌更喜欢这么干,有的是刚上市直接降你个八万十万。你不开车行你都不好意思问价,真有种“钱不是问题,问题是要不要卖”那味儿。这行情下,买车的人脸上都挂着藏不住的笑,谁掏钱谁知道,便宜不是一点半点。

可是你说厂家为什么敢这么玩?难道钱不是自己的?其实归根到底还是电车进入新的竞争阶段了,大家都想上位,谁花式降价,谁就多卖,谁先站稳脚跟,等将来大家都习惯了新能源,品牌才真能收割。就像十年前智能手机刚普及,山寨机抢了一波底层市场,之后大牌才把价格拉回去。现在电车市场就是“占坑阶段”,谁便宜谁火,技术好能多卖点,技术普通就靠便宜活命。你指望技术拉开差距吧,目前大家都差不多,拉不开,所以只能比谁更便宜。

不过你说便宜了是好事吗?道理看着挺美,老百姓乐开了花,但换个角度,车企就得勒紧裤腰带干了。现在卖车都不怎么挣钱,靠金融、服务、换电啥的变着花赚钱,主业都成手艺活了。你卖便宜,售后要跟上,电池寿命要保证,否则只会坑了消费者。还有那些甩到底的品牌,是不是以后能活下来,都得看后劲,谁能撑住,谁就能留下。

还有个问题大家得琢磨,要是都靠降价抢客户,电车是不是越来越不值钱?靠优惠把市场做大容易,维护口碑难。以前烧油车那套玩法是你有钱买个牌子,岁月静好,现在电车搞得跟快消品似的,今年买完明年降一半。买了早一年,损失半台车,这谁不气?所以厂商们也不敢随便乱降,总得琢磨个度,不能真亏本大甩卖,不然活都活不下去了。

电车降价潮涌现,小型车门槛降低,国产品牌激烈竞争-有驾

再说技术,现在电池也就那样,几个国产车企能做得好点,剩下的也没啥花活。你指望降价能把技术革新逼出来,估计也够呛,逆周期投资了不是啥车企都受得了。谁都想赚快钱,谁还慢慢搞研发啊?如果电车市场一直这么卷,有一天真成了你买二手手机那样,买便宜、不管品质,到头来消费者还不是吃亏?所以降价是个双刃剑,对市场发展是冲击,对品牌塑造也是考验。

不过呢,话说回来,从消费者角度讲,现在买车不香吗?花小钱,办大事,买了电车不用加油了,省心,也环保,技术不见得多先进,但满足日常出行绰绰有余。这几年国产品牌做得确实好,无论价格还是体验都把合资车甩出几条街。你要说国外牌子,连口饭都吃不上了,只剩下奔驰宝马那些豪车还勉强顶着,但也开始优惠了,没优惠都没人买。

电车降价潮涌现,小型车门槛降低,国产品牌激烈竞争-有驾

其实这场电车降价潮,不只是一场价格战,还是一场行业升级战,谁能用低价活下来,并且把技术、售后、品牌都扎堆搞好,谁就是真正赢家。现在国产品牌的优势是真大,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便宜终归不是万能的,真正能走远的,得靠靠谱的产品和服务。新能源是未来没错,可这个未来是靠点滴积累出来的,靠价格屠夫冒头,热闹是热闹,但最后还是要落在用户满意上。

你说以后会怎么样,电车是不是就越来越便宜了,然后满大街都是?我觉得短期内还会继续卷,长期来看,肯定会有一些品牌倒下,融合成几家大头,市场稳定了才会有新的竞争点——比售后,比配置,比细分服务。而不是只看谁便宜,便宜不能永远当饭吃。到时候电车也许变成了出行标配,大家都能轻松买得起,再说价格战就是“过去时”,谁数量多谁胜利,这才是真正的成熟市场。而现在,不过是乱战一场,厂家比谁狠,用户比谁赚,合资车哭哭啼啼,国产车笑里藏刀。

电车降价潮涌现,小型车门槛降低,国产品牌激烈竞争-有驾

那么问题来了,这波降价到底能带来什么?短期看,买车的人肯定赚了,品牌的竞争力能快速提升。长期看,车企压力山大,谁能活下来靠的是基本功,不是不停打价格战,谁死撑还是死。最终,技术、服务、口碑才是决定因素。国产品牌现在有机会,但也别忘了,历史上谁靠价格活下来,最后都不是长远赢家——真要走远,必须在品质上下苦功。

电车降价潮涌现,小型车门槛降低,国产品牌激烈竞争-有驾

所以说,电车的未来,就在这波“金九银十”的降价潮里埋着,谁都想当赢家,但赢家只会有那么几个。现在的价格战,是一道门槛,也是一次筛选,等泡沫过去,留下来的才是真正的“新势力”。你说以后电车是不是每年都便宜?我看未必,等格局定了,车市又回到拼技术拼体验那一步,价格只是开胃菜,不是主菜。金九银十是个节点,电车市场就在这一刻重新洗牌,谁能搭上最后一班车,谁就是明天的大哥。

最后再问一句,如果价格战真的让车企伤筋动骨了,更便宜的电车会不会影响品质,让用户受损失?大家是不是应该更理性地看待便宜,不被优惠冲昏头脑?这场闹剧,等烟云过后,谁才是真的赢家呢?这个问题,估计就连那些车企高管都在天天琢磨,咱们老百姓呢,也别光盯着价格,得多盯盯服务体验,看看谁家靠谱,别到最后吃了哑巴亏,电视上看热闹,自己车开着堵心,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还是那句话,“降价挺好,但别跟风乱买,看清楚,再下手。”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