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各位老铁,先别划走,咱聊个五毛钱的。
2026年,方程豹要正儿八经地搞轿车了。
你没听错,就是那个浑身恨不得沾满泥点子、天天在戈壁滩上喊着要带你去“放电”的硬汉品牌,突然说要收起冲锋衣,穿上西装打上领带了。
这消息是方程豹汽车的总经理熊甜波,在刚刚结束的成都车展上,云淡风轻地那么一提,那感觉,就像是在决定明天早饭是吃豆浆油条还是小面。
这操作,说实话,我第一时间脑子里就蹦出四个字:不务正业?
还是……在下一盘大棋?
就在她放出这个“卫星”的前一晚,方程豹刚刚把他们家“钛”系列的第二款量产车——钛7,正式推到了我们面前。
17.98万到21.98万的价格区间,一台挂着硬派“方盒子”脸的中大型SUV。
这就有意思了,这边厢还在给城市新中产们兜售“诗和远方”的梦想座驾,那边厢已经把规划图画到了轿跑的赛道上。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车企的每一个动作背后,都藏着赤裸裸的欲望和盘算。
我们先回过头来品品这个新鲜出炉的钛7。
它被叫做“首款承载式混动方盒子”,听着有点绕口。
说白了,它就是为那群心里住着一个越野梦,但99%的时间都在城市早晚高峰里“摸爬滚打”的人准备的。
它长了一张能陪你穿越无人区的脸,却给了一副在城市里舒适游走的筋骨。
这叫什么?
这叫精准拿捏。
它就像一件始祖鸟的硬壳冲锋衣,你买它可能真的只是为了雨天上班不湿身,但它必须得有能扛住珠峰暴风雪的那个“范儿”。
比亚迪那套看家本领自然是配齐了。
什么新一代DM技术,能让这台大家伙在四驱“猛男”和两驱“暖男”之间200毫秒瞬间“精神分裂”,比你眨眼还快;什么刀片电池,什么“天神之眼”辅助驾驶……参数嘛,零百加速4.5秒,峰值功率200千瓦,扭矩360牛·米,漂亮得像精心P过的简历。
但数字是冰冷的,市场的反应才是滚烫的。
这个价格,一头扎进了国内最血腥的SUV红海,面对的不仅是理想、问界这些新势力优等生,还有无数虎视眈眈的传统品牌。
钛7想杀出一条血路,光靠一张“硬汉脸”和一身“比亚迪”的肌肉,恐怕还得上演一出好戏。
聊到这,咱们不妨把时间线再往前拨一拨,回到两年前。
2023年,当比亚迪把“方程豹”这个新品牌从体系内拎出来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这又是一个准备和长城“坦克”系列死磕到底的愣头青。
事实也确实如此,首款车豹5,起售价不到30万,明晃晃的刺刀就顶在了坦克400和坦克500的腰上。
那一仗,打得漂亮。
官方说,到现在,方程豹这个年轻的品牌已经卖了15万辆车,年增长率265%,品牌成交均价20.6万。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它不光活下来了,而且活得相当滋润,成功地在比亚迪庞大的帝国里,撕开了一道属于“个性化”的口子。
比亚迪这盘棋下得是真大,也真狠。
王朝和海洋系列是基本盘,负责和最广大的群众打成一片;仰望品牌是探天索,负责去捅天上那些神仙超跑的窟窿,拔高整个集团的逼格;腾势呢,经过一番调整,现在专门负责招待那些拖家带口的中产家庭。
那方程豹是干嘛的?
它就是那把专门收割“不甘平庸者”的镰刀,精准地挥向那些有点小钱、有点情怀,还总想着去野一下的个性玩家。
于是,“豹”系列和“钛”系列应运而生。
“豹”主攻智能越野,是真刀真枪的硬家伙;“钛”主攻全能城市,用越野的壳,装城市的心。
你看,这逻辑一下就顺了。
豹5是敲门砖,用来打响名气,树立硬汉人设;钛7则是主力部队,负责冲进城市,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
可轿车呢?
这才是整个故事里最让人捉摸不透的“X因素”。
在一个以SUV和越野为核心基因的品牌里,硬生生塞进一个轿车系列,图什么?
我斗胆猜几个可能性。
第一,最简单粗暴的,就是比亚迪的“饱和式攻击”战略。
但凡市场上有一块看得见的蛋糕,都必须有比亚迪的刀叉伸过去。
管他品牌调性冲不冲突,先把坑占了再说。
这很“比亚迪”,力大砖飞,简单高效。
第二,这可能是一次“品牌升维”的尝试。
一个品牌如果只有SUV,天花板是可见的。
但如果它能做出一款成功的、兼具性能与个性的轿车,那整个品牌的内涵和技术形象都会被拉到新的高度。
保时捷当年推出帕拉梅拉,不也是在一片质疑声中走过来的吗?
方程豹也许不想只当比亚迪的“Jeep”,它还想成为点别的什么。
第三,也是最腹黑的一种猜测:内部赛马。
比亚迪汉已经是中大型轿车市场的王者了,但它终究是挂着BYD标的。
会不会,王传福觉得,需要有一条更凶猛的鲶鱼,去搅动一下自家已经安逸的池塘?
用一个全新的、更年轻、更个性的品牌,去吸引那些觉得汉“过于沉稳”的消费者。
自己卷自己,才是卷的最高境界。
当然,步子迈得太大,也容易扯着胯。
产品线一多,品牌定位就容易模糊。
消费者会不会蒙圈?
“嘿,你这方程豹,到底是玩泥巴的,还是跑高速的?”
这种认知上的混乱,对一个新品牌而言,可能是致命的。
所以,熊甜波在成都车展上轻描淡写抛出的这句话,更像是一道思考题,不仅是留给市场,也是留给方程豹自己。
它究竟是想成为汽车界的“全能铁人”,还是会不小心变成一个什么都沾点但什么都不精的“四不像”?
2026年,不远了。
咱们不妨泡杯茶,骑驴看唱本,等着瞧好戏。
讲个笑话:一个天天在泥地里撒欢儿的肌肉猛男,突然一本正经地跟你说,他要去考个注册会计师,而且目标是四大。
你是不是觉得这哥们儿脑子被门挤了?
方程豹现在干的就是这事儿。
就在成都车展,他们家总经理熊甜波,用一种聊今天天气怎么样的语气,官宣了——2026年,方程豹,要搞轿车。
全场估计都安静了零点五秒,大家都在寻思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毕竟就在头天晚上,他们才刚把一台叫“钛7”的硬派“方盒子”SUV推上市,那股子“不服就干”的野劲儿还没散呢。
这感觉就特拧巴,特魔幻。
就像你刚看完巨石强森徒手扒飞机,转头他就戴上金丝眼镜开始给你讲微积分。
说回那台钛7,定位叫什么“承载式混动方盒子”。
听着就一股子“既要又要”的味道。
翻译过来就是:哥们儿,我知道你没时间去西藏,甚至连周末去趟郊区都得看老板脸色,但没关系,你把这车停在你们家地库里,它就能让你觉得自己随时都能出发。
它卖的根本不是车,是都市社畜的精神吗啡,一种“我能越野,只是我不想”的幻觉。
这招狠不狠?
简直是把当代人的那点小心思给扒了个底朝天。
17.98万起步,配上比亚迪那套混动技术和刀片电池,这价格直接就捅进了最热闹的马蜂窝。
这已经不是在卖车了,这是在用一台“硬汉”脸的车,去抢那些原本想买CR-V、荣放,或者理想L6的人。
釜底抽薪,打法极其不讲武德。
要理解方程豹为啥这么“精神分裂”,就得看懂比亚迪这盘大棋。
王传福现在下棋,根本不按套路来。
整个比亚迪集团,越来越像一支战术多变的球队。
王朝和海洋系列是勤勤恳恳的中场,负责全场逼抢,拿下最大的市场份额;仰望是顶在最前面的神锋,不求每场都进球,但只要进,就必须是那种能上十佳的“世界波”,负责拔高球队上限;腾势呢,就是那个经验丰富的老队长,专门稳固后防,把家庭用户这个基本盘守得死死的。
那方程豹算什么?
它就是那个战术体系里的“自由人”,教练给了他无限开火权。
他可以去边路和坦克硬碰硬(豹5),也可以突然内切到中路来抢占城市SUV市场(钛7),现在,他甚至还想跑到前腰位置去组织一下进攻(搞轿车)。
整个一球场“搅屎棍”,哪儿人多就去哪儿,哪儿防守薄弱就往哪儿钻,专门干些让对手头皮发麻的脏活累活。
可一个自由人,跑得太野了也容易迷路。
品牌调性这东西,是很玄学的。
你今天告诉大家你是玩泥巴的专家,明天又说你是西装暴徒,后天是不是还要去造MPV,搞“硬派保姆车”?
消费者心里的那杆秤,是会乱的。
所以,2026年搞轿车这事,背后绝对没那么简单。
说白了,比亚迪的野心已经不满足于在每个细分市场“有车卖”了,它想的是,在每个价格区间,用不同品牌的“组合拳”来围剿对手。
汉,卖得好吧?
但它终究姓“比亚迪”,稳重有余,个性不足。
那方程豹就可以搞一个更运动、更激进、更像“豹子”的轿跑,去抢那些嫌汉太“油腻”的年轻人的单。
你看,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它不光要卷死对手,连自己人都要往死里卷。
这种内部的“养蛊”模式,让整个比亚迪都充满了血腥味儿,但也正是这种血腥味儿,才让它成了今天这个谁也挡不住的庞然大物。
这波操作,让我想起了当年的苹果。
在所有人都觉得手机就该是那个样的时候,它搞出了个iPhone;在所有人都觉得平板没用的时候,它搞出了个iPad。
方程豹的轿车,会不会成为汽车界的“iPad”还不好说,但这种敢于打破自己“人设”的勇气,在今天这个挤破头的汽车市场里,本身就是一种最稀缺的资源。
只是,故事的结局往往有两种。
一种是开创一个新时代,成为传奇。
另一种,就是步子迈得太大,把自己玩崩了,成为后人嘴里的笑话。
方程豹的这场豪赌,注码已经下好了。
至于最后是赢个盆满钵满,还是输个底掉,两年后,咱们再来开盘。
我估摸着,王传福的办公桌上,摆的肯定不是什么商业宝典,而是一张巨大的中国地图,上头密密麻麻全是自家品牌的棋子儿。
最近,他老人家估计是捻着一枚叫“方程豹”的棋子,琢磨了半天,然后往“轿车”那个格子里,“啪”地一下就按了下去。
这一下,给所有人都干沉默了。
一个天天在泥地里撒欢儿的牌子,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老子不好惹”的野劲儿,突然说要金盆洗手,去搞轿车了。
这消息还是方程豹总经理熊甜波在成都车展上轻飘飘说出来的,那感觉,就好像是在说“我们食堂今天加个菜”一样。
你别说,这事儿就特有意思。
上一秒,他们刚把一台叫钛7的新车推出来,一台顶着“硬汉方盒子”造型的城市SUV,起步价不到18万,明摆着就是要冲进人堆里,用肌肉把那些买CR-V和荣放的潜在客户给挤兑走。
下一秒,就跟你说,我们要去跟那些穿西装打领带的家伙们玩了。
这叫什么?
精神分裂式打法。
咱们先把轿车那事儿放放,回来看这个刚出炉的方程豹钛7。
这车,简直就是为当代都市人量身定做的一剂“精神良药”。
你说你天天挤地铁、写PPT,心里是不是也藏着一个去大西北穿越无人区的梦?
钛7就是这个梦的实体版。
它长了一张能陪你干翻戈壁滩的脸,骨子里却是个只想舒舒服服带你上下班的暖男。
你买的根本不是一台新能源汽车,你买的是一个“随时可以去野,只是现在不想”的人设。
这套路,比亚迪算是玩明白了。
说到这,我就纳闷了,比亚迪到底想干嘛?
摊子铺这么大,就不怕扯着自己吗?
王朝、海洋系列就像是集团里的老黄牛,吭哧吭哧地耕耘着最大的市场;仰望呢,就是供在神坛上的,负责告诉全世界“我不是不行,只是以前不想”;腾势专门伺候好中产家庭。
每一个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唯独这个方程豹,像个野孩子,没人管得了。
去年,它拎着豹5就直接冲到长城汽车的坦克阵地前,一顿贴身肉搏,愣是撕下了一块肉。
官方数据说,这牌子到现在卖了15万台车,成交均价20万出头。
这哪是卖车,这简直是印钞。
所以你看,当一个野孩子打架打赢了,还给家里赚回来不少钱,那他接下来想干点更出格的事儿,家里大人是不是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这个野孩子说他要去搞轿车了。
这棋,就变得格外凶险。
往好了说,这叫“品牌升维”,一个只会造SUV的牌子,天花板是看得到的。
万一真让它搞出个性能炸裂的个性轿跑,那方程豹就不再是比亚迪的“吉普分部”了。
往坏了说呢?
这就是一场豪赌。
品牌最怕的就是定位模糊。
你一会让大家觉得你是玩越野的硬汉,一会又说你是跑街的绅士,消费者是会蒙圈的。
最关键的是,你家里已经有个叫“汉”的轿车大哥了,你这小老弟现在跳出来是想干嘛?
内卷,还是想夺权?
比亚迪这套“养蛊”式的内部竞争,才是最让人后背发凉的。
它好像根本不在乎自家兄弟会不会打起来,它要的就是那个最后能从蛊盆里爬出来的、最毒最狠的那个。
所以,两年后,咱们是会看到一个穿着西装的兰博,还是一个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笑话?
这瓜,我先预定了。
你怎么看?
评论区聊聊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