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顶天立地,我铺天盖地!,上周,余承东和上汽总裁贾健旭在一场火锅局里甩出这句话。现场没酒,但豪言惊人。
18小时,5万辆订单。这是尚界H5开启预售后交出的成绩单。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一台名不见经传的新车,怎么就突然刷了屏?
但这一切,绝非偶然。上汽为尚界投入了独立团队、专属造型中心和完整供应链体系。余承东在访谈中提到,华为辅助驾驶系统成本极高,但双方下定决心要把高阶智驾打入20万以下市场。
贾健旭说得直白:“既然选择合作,就不要在小问题上纠缠。看大方向,解决主要矛盾。”
也就是说,上汽负责规模化制造与渠道下沉,华为注入智能技术和生态赋能,他们不是在试探,而是要重构15-25万级别市场的竞争逻辑。
今年2月21日,上汽集团与华为终端公司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四个月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参与进来,首期投资60亿元。余承东在现场说:争取今年秋天就让第一款车上市。
果然,9月还没过完,尚界H5就已亮相。它全系搭载华为ADS 4.0辅助驾驶,配备192线激光雷达,定价16.98万元起。
这可能是目前你能买到最便宜的、带城市NOA的混动轿车。有人说华为下凡,上汽触网,其实没那么简单。
上汽拥有近70年整车制造经验,全球累计用户接近一亿。华为则带来了鸿蒙座舱、ADS智驾、以及遍布全国的零售渠道。
这不是简单你出硬件我出软件,而是从产品定义、供应链管理,到营销策划、渠道协同的全程耦合。
比如华为XMOTION与上汽底盘调校技术结合,推出数字底盘引擎;比如华为线下门店可能将直接摆放尚界实车。
要看到的是定价策略背后的野心。余承东坦言:“20万以下做高阶智驾,目前都是亏的。”但双方依然坚定推进。为什么?
因为15-25万元区间占中国乘用车总销量20%以上,这里躺着比亚迪秦/宋、深蓝、零跑、银河等一众爆款。
尚界H5直接打出16.98万的预售价,ADS 4.0成了标配而非选配,这明显是要用技术降维打击走量市场。
而销量目标加夸张。根据内部规划,2026年尚界品牌将投放三款新车,年销目标50万辆。什么概念?
这相当于某些新势力品牌一年总销量的五倍以上。上汽甚至提出,2026年MG和荣威要实现120万辆年销量,尚界占其中近一半。
也就是说,它根本不是来试试水,而是扛起了走量的KPI。渠道模式也打破了传统。
尚界一边接入华为鸿蒙智行现有门店,另一边快速启动自有渠道招募。8月以来,超过1500家经销商申请加盟,其中不少来自豪华品牌4S体系。
这意味着什么?你未来可能在一家华为店、也可能在全新尚界用户中心看到实车。双网协同,互不冲突。
8月20日,尚界开启预售的当天,上汽集团股价罕见涨停。资本市场的反应比很多人预料的激烈。
这说明什么?不是单方面华为又赢了,也不是上汽转型成功,而是传统制造巨头与科技企业深度协同的模式,被真正认可了。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指出:“跨界共赢已是明确趋势,尚界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当然,质疑不是没有。有人说“华为合作车已太多,资源是否会被稀释?”,也有人问“20万以下能不能真的把智驾做好?”
这些问题尚界H9都还没办法回答,一切都得等九月量产车正式上路。但毫无疑问,这场合作已经搅动了整池春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