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现在市面上的SUV多到数不过来,但真正能让你一眼心动、心里“咯噔”一下的,还真不多。前几天我刷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晒了一辆新车,方方正正的造型,轮眉硬朗得像肌肉男的手臂,车顶行李架一看就不是摆设,配上那对炯炯有神的LED大灯,走路都感觉能摇头晃脑。一问才知道,是三菱搞了个“大动作”——全新城市硬派SUV来了!基于CMF-EV纯电平台打造,大5座布局,续航直接干到600公里。这消息一出,不少人都开始嘀咕:那个曾经靠帕杰罗打天下的三菱,这次是不是要支棱起来了?
先说外观,这车真的有点东西。它不像现在很多电动车走“眯眯眼+流线型”的温柔路线,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线条刚劲有力,像个穿西装的格斗选手。前脸用了家族式Dynamic Shield设计语言,但更立体了,搭配分体式大灯,尤其是日间行车灯,点亮后辨识度拉满,妥妥的“出片利器”。侧面看过去,短前后悬+高离地间隙,一看就是个“能跑野路的主儿”。风阻系数据说做到了0.28,对于这种偏方正的造型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尾部也是简洁大气,竖状尾灯呼应前灯,加上外挂式备胎(别笑,现在真不多见了),硬派味儿一下就上头了。
坐进车内,第一感觉是:这还是我印象中那个“实用至上”的三菱吗?中控台布局清晰,15.6英寸大屏嵌入其中,UI设计不花哨但逻辑顺手,语音识别反应也快。最让我惊喜的是用料——软包材质覆盖面积比想象中大得多,座椅是那种宽大厚实的风格,长途坐着不容易累。空间方面,大5座布局确实聪明,后排腿部空间宽敞,地板纯平,中间乘客也不委屈。后备厢容积目测超过500升,放倒第二排能当“床车”使,露营党估计要暗喜了。不过有个小槽点,车机功能虽然够用,但生态没那么丰富,想装个第三方APP?劝退。
说到动力和续航,这才是重头戏。全系纯电,CLTC续航600公里起步,高配甚至有720公里版本。日常通勤一周充一次电基本没问题,周末跑个周边城市也毫无压力。百公里加速7秒出头,不算赛道级猛兽,但城市里超个车、变个道,动力随叫随到,完全不会觉得肉。关键是,这车用的是CMF-EV平台,底盘调校明显偏向欧系风格——扎实、紧致,过减速带时滤震干脆,高速变道车身姿态稳,动态稳定控制系统介入得很自然,不会让你觉得被机器“管着”。悬挂系统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虽然结构不算最豪华,但调校功力在线,舒适性和操控性拿捏得刚刚好。
智能化这块,三菱这次也算跟上节奏了。L2级辅助驾驶全系标配,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这些该有的都有。我试驾时特意上了高速,开启辅助驾驶后,车辆居中控制很稳,加减速也很线性,堵车时能大大减轻右脚负担。不过要说它能自动上下匝道、自动变道超车?那还不行,属于“靠谱队友”级别,不是“自动驾驶天才少年”。
咱们也别光夸,拉出来遛遛才知道谁厉害。先看比亚迪宋PLUS EV,这可是“国民神车”级别的存在,销量常年霸榜。优势是三电技术成熟、充电网络广、车机智能程度高,性价比也强。但缺点呢?开起来偏舒适,底盘质感略松散,过弯侧倾稍明显,驾驶乐趣这块,属实一般。再看特斯拉Model Y,性能炸裂、科技感爆棚,百公里加速只要4秒多,简直是“驾驶玩具”。可问题也明显:悬挂太硬,路面稍微不平就颠得慌,内饰极简到近乎“毛坯”,很多人买了还得自己加装。而且最近价格波动大,老车主看了直呼“天塌了”。
相比之下,三菱这款新车就像是个“低调的实力派”。它不追求极致性能,也不堆砌花哨配置,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整车质感、驾驶稳定性和耐用性上。要知道,三菱在越野和耐久测试方面的积累可不是吹的,很多车型在极端环境下的表现都经得起考验。这回电动化转型,它没盲目追风口,反而稳扎稳打,把平台、底盘、三电系统都做得挺扎实。
安全性方面,这车也不含糊。车身高强度钢占比超过65%,标配6气囊,还配备了疲劳监测、盲点预警、360全景影像这些实用功能。碰撞测试成绩还没公布,但从结构设计来看,诚意是够的。毕竟,安全这事儿,不能等出了事才后悔。
聊了这么多,你可能会问:这车有没有短板?当然有。品牌影响力相比比亚迪、特斯拉还是弱一些,售后网点也没那么密集。车机生态相对封闭,喜欢折腾APP的人可能会觉得不够“开放”。还有啊,虽然续航600公里听着挺香,但冬季低温环境下打个八折也正常,这是目前大多数电动车的通病,别指望它能“真香”到底。
但话说回来,如果你想要一辆既有硬派气质,又适合城市通勤;既注重驾驶质感,又兼顾家庭需求的电动SUV,那这辆三菱新家伙,真的值得你去店里摸一摸、坐一坐、开一开。它不像某些“车界网红”那样靠颜值和噱头火一阵就凉,而是有种“老咕噜棒子”焕新后的沉稳劲儿。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你会考虑把它加入购车清单吗?要是你手里有25万左右的预算,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