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把车码成书,值得期待吗?长阳建了204车位楼

你看到“把车叠起来”的停车楼,会不会下意识想:这真能把车码成一本书放在书架上?答案是:不只是想象,长阳真的把车“垒”上了高楼。

像把车码成书,值得期待吗?长阳建了204车位楼-有驾

走近一看,外表按常规层高像是19层的楼,但背街那半截并不是普通住宅楼层,而是按车身高度切开的“停车楼”。1号、2号车库给小轿车用,按车高算足有37层,共148个车位;3号车库给SUV,用更高的格位,29层提供56个车位。合计204个车位,塞进了原本可能放几十辆车的地块——据说土地利用率是传统停车场的18倍,活脱脱把停车场变成了高层“书架”。

像把车码成书,值得期待吗?长阳建了204车位楼-有驾

核心靠的是机械式立体停车和超高层垂直升降结构。车主把车开到指定点后,智能自助系统接手,先测车长、车宽、旋转半径、后视镜高度和重量,约两分钟就能把车收入“格子”,既快又有点像给车坐电梯。一位车主笑着说:“把车交给机器,既放心又好玩,两分钟就进去了,像坐电梯一样。”试运行一个多月后已转为全天候运营,配合“车共体”智慧停车和“长阳停车”APP,市民能实时查位并一键导航,找车位从绕圈变成点手机就搞定。

像把车码成书,值得期待吗?长阳建了204车位楼-有驾

好处明显:土地紧张的山地县城尤其适用,车辆空转减少了拥堵和排放,车位周转更高。但现实问题也摆在眼前——机械设备需要长期维护,遇到停电或极端天气怎么保障出车?老年司机能不能顺利适应全自动流程?投建成本和收费会不会把可复制性掐死?这些都不是靠一张宣传单就能交代清楚的。

像把车码成书,值得期待吗?长阳建了204车位楼-有驾

对我来说,长阳像是给城市开了一个新思路的实验箱。技术能把空间压缩成效率,但服务和安全不能被压缩。接下来要看的是运营细节、监管制度和公众信任能不能跟上,是把一个噱头变成可持续的好套路,还是过一阵就成城市里的另一个“网红”。如果你家门口也有这样一座“车塔”,你会把车交给机器停放吗?为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大家热闹聊一番。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